对于很多澳洲家庭来说,孩子成为不能长时间旅行的最大障碍。但对于新州梅克皮斯(Makepeace)一家来说,年仅3岁与7岁的女儿不仅不会成为旅行的包袱,反而给旅行带来更多欢乐。这一家四口在过去的18个月中,走了5.5万公里的旅程,用亲身经历证明旅行与育儿并不冲突。
来源:悉尼晨报作者:Clancy Yeates原文地址:http://www.smh.com.au/money/saving/soaring-childcare-costs-eat-into-family-budgets-20150206-135nlz.
澳洲佳 2014-04-23 13:46显示图片在澳大利亚住了这么多年,尤其是最近几年朋友们都是到了要孩子的阶段,周围一下子被父母和他们的宝宝所包围。这些朋友中有澳大利亚人,有华人,而他们带孩子的方式有太多截然的不同。1.
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每个国家的父母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我们有时也要学习借鉴一下,取其精华,现在就来看看英国父母对孩子的五种教育。我们小时候父母总是以某个从来不出去乱跑的孩子作为榜样来教育我们。要乖,要听话,不捣蛋的孩子似乎更赢得父母的赞赏。
近日,优鸣传媒授权决胜网,将联合《郑玉巧育儿经》作者郑玉巧,首次带领中国母亲前往澳洲著名早教学府学习分享科学育儿方式。活动计划借助决胜网平台,将西方现代的教育理念引入东方,探索国际上更为科学的育儿方式。除却双方友好交流,郑玉巧和当地教育学院教授还将向母亲们授课,传授育儿经验。
话说,从小就引导孩子的自立能力,本是件好事儿,父母在照顾孩子之余想要自己的生活空间,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在这两点上要是太过了的话,那可就得出大问题了,毕竟孩子年纪尚小时能够独立完成的事儿并不多,很多时候都需要父母的协助。
澳大利亚去年入围“全球最适合儿童成长国家”榜单前十名,但澳大利亚爸妈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个国家也是所有发达国家中育儿成本奇高的代表。尤其是儿童的保育成本,让很多澳大利亚父母不堪重负,他们需将共同收入的近三成花费在子女保育服务上。
新手宝爸宝妈还在为孩子哭闹不停烦躁不安?还是面对一个不睡觉的宝宝手足无措?没关系,谁天生都不是带娃高手,我们都需要在挫折中成长,不如看看一位在美国的中国妈妈是如何带娃的,或许你能从中汲取不少好的经验呢。1、如何让小宝宝不哭爱哭的孩子都是爸妈教出来的。
66.我们指望着德国的教育改革我们在英国时刻需要鼓足勇气来问一句,大陆在教育方法上正在搞什么名堂。我们还是把话题拉回到德国的老教育改革家们身上。我们或许对夸美纽斯、贝斯多和莱第齐不太了解,但是我们肯定对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