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子春夏时节还好,每到秋冬季节,成都空气就变得易污染?天气预报里常说的逆温层,是怎样形成的,又怎样影响了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昨天,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院的专家接受了记者采访,阐释了成都本身的天和地条件,是成都易霾的客观原因。
12月2日上午,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成都天府新城会议中心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今后双方将在共建高水平环保科研平台,联合开展环境重大问题研究,加强环保科研成果共享,共同构筑人才交流培养机制4大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全面提升成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强化生态环境领域精准治污能力,全力助推成都环保产业提档升级。
来源:【红星新闻网】成都市环科院超级站的空气采样管3月7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当前大气颗粒物及光化学组分站(下称“超级站”)建设赋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近日,记者对位于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大气超级站进行了实地探访。
来源:【中国电科】近日,电科光电与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进行座谈交流。四川省环科院副院长江腊海一行参观了电科光电红外焦平面生产线,深入了解光电系统研制情况。他表示,希望与电科光电在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在其承担的重点项目中采用产业化模式降低成本。
10月12日,在2020成都中日生态环保合作暨环保产业投资推介会上,成都天府科创生态环境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亮相”,这一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与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理委员会四方共建的研究院,将在生态环境领域人才建设、政策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交流合作、创投孵化等方面开展合作。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 罗琴 实习生 张颖洁)“落实成都市政府促进经济增长22条措施,锦江区开展校地合作,”7月10日上午,成都锦江区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四川部分高校在锦江区举行了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
中新社成都11月15日电 (贺劭清)四川成都14日发布的霾黄色预警尚未取消,15日又再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截至15日16时,成都AQI指数(空气质量指数)为257重度污染。这是2016年入冬以来,成都出现的第一次污染过程。
临近岁末,全国处于持续回暖态势,冷空气活动显著减弱,降水偏少,整体气象扩散条件极为不利,由此带来大范围、区域性的污染过程。在此背景下,四川盆地也呈现连片污染态势。12月27日,除三州地区、攀枝花和广元外,全省16个城市均污染,其中7个城市达中度污染。
当前,成都市2020年小微工业企业VOCs治理“义诊”帮扶活动义诊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在前端有我们无畏艰辛和酷暑的一线志愿者,而在后台,还有一个默默无闻,同样也忙碌不停的团队,那就是本次“义诊”活动进行质量控制的技术专家,他们的参与将有效保证“义诊”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诊断建议的可行性,是“义诊”帮扶活动的关键力量之一。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吴亚飞近期,成都空气污染形势严峻。成都市于12月19日零时启动黄色预警,23日零时升级为橙色预警。接下来一段时间,空气质量的预测情况怎样,何时结束?本轮污染天气的防治情况如何?
经审理查明:2003年至2017年,被告人孟伟利用担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水专项技术总师、实施方案编制专家组负责人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本人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在公司经营、参与国家科研课题、承接环境治理工程项目等事项上提供帮助,收受相关单位及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2046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