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明确,以增强村级组织整体效能为主线,以为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松绑减负为目标,着力解决村级组织事务多、报表多、台账多、挂牌多和证明多等问题,力争到2024年底,全省基本实现村级组织承担的工作事务权责明晰、设立的工作机制精简高效、加挂的牌子简约明了、出具的证明依规便民。
新重庆-重庆日报 卞立成“20多个工作软件,各种打卡、报材料。”“手机信息通知响个不停,打开一看‘99+’。”“问题上报层层慢递,各个系统反复提交。”谈起“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不少基层干部感受深刻。电子政务平台的广泛应用,原本是为了有效提高行政工作和基层服务效率。
7月下旬的一天,在沭阳县农村采访时,听到一位“90后”返乡兴村新村干发出这样的抱怨:村里需要整理各种各样的台账,往往白天忙于正常工作,晚上经常熬夜整理或编写一本又一本台账,以应对上级检查考核。各类台账太多,不仅仅我所在的村是这样,很多村居都存在这一现象,这是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
“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被困在办公室”、几年累积的纸质报表塞满七八个近2米高的档案柜……据半月谈报道,当前,填写、核实、报送流程消耗基层干部不少时间精力。重庆市永川区2023年梳理发现,区级部门几乎全有报表需求,其中20余个部门高频下发;街道(乡镇)年报送报表1300多种。
各类统计报表是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然而,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填写、核实、报送流程消耗基层干部不少时间精力。这背后折射出政务数据处理方式滞后、部门间信息共享不畅、统计工作随意无序等问题。
中新网新疆新闻4月22日电(迪娜·沙吾提)“基层是整个县城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作为社会治理末端的基层村居,难免出现‘千线一针’的局面。报表台账过多、考核层层加码、村居挂牌多、人才力量薄弱、微信工作群提示不断等问题,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存在消极应对的现象。
清晨的薄雾还未消散,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党支部书记段德喜就走向了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晚稻收获在即,不少农户开始预约农机服务,段德喜这些天便一直忙着摸底、排计划,“过去,大清早可没工夫干这些。整理资料、打卡留痕……哪一样不得花时间。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系统,给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现在是一次报表、一人报表。”用在填报表报数的时间少了,这些天,长顺县广顺镇核子村支书金小刚有了更多时间到田间地头,组织村民们抢收茭白,帮助村民们打销路、谈价格、算丰收账,群众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通报》中显示,国家管网集团办公室对各部门各单位召开会议缺乏统筹,导致开会多陪会多,干部职工反映比较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