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示意图8月11日,记者从济南市规划局了解到,《济南市新建项目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争取8月底出台。领秀城小区、兴隆片区华润地产项目以及金鸡岭热源厂东侧、旅游路延长线北侧地块三个项目成为新建小区海绵工程试点小区。
南城又将有5条路进行“变身”。记者从市市政公用局及交警部门了解到,今年是海绵城市相关项目重点建设的年份,试点区道路一期工程将于2月23日(下周二)正式开工。其中包括济大路、六里山南路、万寿路、千佛山西路和千佛山东路(山师东路至旅游路段)5条道路(工期见下表)。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从今天召开的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动员大会上获悉,我市将以大明湖兴隆片区为试点区,以玉符河济西湿地片区为推广区,计划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投资148.75亿元实施63个项目,统筹推动城市水系统、园林绿化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建筑小区系统、能力建设系统五大系统建设。
15日,记者从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目前正处于封闭施工状态的5条海绵道路工程进展迅速,均已进入收尾阶段。17日,千佛山西路快车道将率先开放,预计到本月26日,5条在建海绵道路都将实现车辆双向通行。为提速修1.
3月15日,北京迎来去冬今春首场降雪。纷扬雪花中,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协会顾问张启东、专家委员会主任邓杰、秘书长高翔一行到访北京建筑大学,与副校长李俊奇及该校教授王建龙、杜晓丽、王思思、王文亮等围绕“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深度融入城市更新”主题展开座谈。
记者 程凌润8月1日,记者在济南市“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系统推进全域海绵城市建设,并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如今,黄河生态风貌带示范段成为黄河北岸新晋“网红”打卡地。
“海绵”效果示意图。(济南市市政公用局供图)大众网济南7月27日讯每逢雨季,济南都面临巨大的排洪压力。为此,济南专门规划建设了39平方公里“海绵城市”试点,预计2017年4月建成。在试点区域中,可实现雨水的渗、滞、蓄、净、用、排六大作用。
2020年,济南市区一年要留下533万立方米,相当于4个大明湖多的降雨。这么多雨水,如何能保留下来,而不让其顺着硬化路面流入小清河最终入海?或是流入下水道与污水融为一体呢?这就要提到“海绵城市”中的四个“吸水系统”。下面记者就一一为您解读一下。
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为贯彻推进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协会日前在济南市市政大厦调度中心举办主题为“十一奋进不忘初心 海绵建设牢记使命”海绵城市建设研讨会。
占地39平方公里,两年内将完成43项工程建设 玉符河济西湿地片区为推广区,占地62平方公里近日,济南要建“海绵城市”的消息引起市民关注,相关部门正为济南申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做准备。“海绵城市”建设会在哪里率先试点?包括哪些工程内容?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对市民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