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广网讯 (记者 春梅 学识)4月25日,应天书院大讲堂首场开讲。商丘师范学院教授李可亭做了题为《范仲淹与应天书院》的首场报告。北宋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范仲淹曾在应天书院求学、任教,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就萌发与此。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通讯员 王可欣11月7日下午,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应天医学大讲堂·名家讲坛”学术报告会在学校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暨全军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王小宁应邀作了精彩报告。
映象网商丘讯(记者 曾岩 通讯员 邢元帅 )和着微风,穿越时空隧道;迎着曙光,品味浓郁书香。10月24日上午,商丘学院文学院院长王增文教授应邀来到应天书院大讲堂,做关于“西汉梁国的五位文化名人”专题讲座。
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坐落着一座幽静典雅、深沉厚重的书院,这就是应天书院。应天书院源于后晋,兴于北宋,与当时的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并称北宋“四大书院”,且居“四大书院”之首,培养了范仲淹、石介等众多文坛大家和国家栋梁。
应天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古城街道环城南路,是宋朝时期著名四大书院,与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嵩山的嵩山书院,并称为古代四大书院,而应天书院位居首位,前身是南都学舍,由杨悫创立,聚徒讲学,后来,随着晏殊与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
应天书院被授予“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应天书院被授予“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映象网商丘讯(记者 曾岩 通讯员 马国民 李旭)日前,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孟繁华在商丘市社科联主席陈剑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卫东的陪同下莅商调研“应天书院”,并为其授予“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称号。
在商丘古城南湖畔,坐落着一座古色古香又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建筑群,这就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宋真宗亲赐匾额“应天府书院”,书院取得了官学的地位。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又将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应天书院成为北宋最高学府。
接前帖。头一天参观了商丘火神台和市博物馆,今天第一站是打车前往商丘古城护城河外围的应天书院参观。打车去的路上,司机师傅说这个书院在古时级别相当高,相当于现在的清华北大地位。又介绍说当年范仲淹在这里学习,又在这里任教过。从车窗看入住的酒店,这形状真的像玄鸟吗?往前走是商丘古城。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商丘五千年历史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讲述最经典、有特色、能感人的历史故事,弘扬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精神,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
文丨李岩(商丘日报深度报道部记者、主任编辑)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应天书院”建在商丘,千余年来,薪火相传,弦歌不绝,培养了一批批社会栋梁。应天书院在1905年改为“归德府中学堂”,是商丘师范学院的前身。“应天始兴学,书院冠华夏;学子频中第,俊才擎宋廷。
为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7月25日下午,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文化讲堂第117期《功名深藏数十载 至诚初心终未改——全国“爱岗敬业”道德模范“七一勋章”获得者孙景坤》在多媒体厅举行,全馆干部职工参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