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的冯师傅十五年前患上了高血压,到职工医院就诊,医生让其使用硝苯地平片,一次10毫克,一天三次,口服给药,血压控制平稳,用了八年之后,血压开始波动,到医院就诊,医生让其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一天两次,一次20毫克,血压控制比较好,一直在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可是一年前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到医院就诊检查,没有其它方面的疾病,还是高血压引起的,医生认为是血压波动引起的,让其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一天一次,一次30毫克,口服给药,血压控制比较理想,不再出现波动,一年来血压非常平稳,让他非常满意。
地平类药物除了降压以外,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缓解心绞痛的功效,并且安全性高,可与其它任何一种一线降压药联合应用。而其中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在临床上的应用最为广泛。那这两个药物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哪个降压效果更好呢?高血压患者又该如何选择呢?
对于很多高血压患者来说,硝苯地平这个药物相信都不会陌生,作为第一代上市的地平类降压药,它降压作用强,还有缓解心绞痛的作用,但缺点是药物本身代谢时间短,需要每天服用3次才能够平稳控压,而且容易引起血压的波动,而新型的药物制剂技术,为这个老药焕发新生提供了契机,而硝苯地平控释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近日有媒体报道,有人因把控释片型的降压药掰开服用,造成血压快速下降,出现休克危险。万柏林区医疗集团中心医院药剂科医生11月15日提醒,降压药的服用不能太随意,药品作用机制不同,吃法各有讲究,不正确的用药方式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硝苯地平控释片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等疾病的药物。不过,就在近日,一位女士在服药后却出现血压骤降甚至昏迷的情况。这样的情况是如何引发的?在日常用药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常识呢?一起来跟随记者的镜头去一探究竟。
前不久,媒体报道,有一年多高血压病史的张女士在吃降压药硝苯地平控释片时,选择用牙咬断的方式服用。结果不到半小时,张女士突然眼前发黑、冒冷汗、身体无力,直接瘫在沙发上,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原来,张女士服用的降压药是硝苯地平控释片,这种药物1片相当于3片普通硝苯地平片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