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含量十足的“山东好品”也不少。比如,全球渔具80%来自中国,而其中一半来自威海。汉鼎、光威、鱼猎人、富源百川等令人耳熟能详的渔具企业,基本都来自山东。 下面就跟随威海记者的镜头,现场探访一下这庞大的“渔具帝国”吧!
位于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钓具之都·博览城”日前正式开业运营。山东威海是全国最大的钓具用品生产基地,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钓具之都”称号。威海钓具主导产品钓鱼竿占全球一半以上市场份额,各类钓具产品产量和出品量均居全国首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世界的鱼竿(钓具)80%以上是中国生产的,而中国50%以上的钓具是威海环翠区制造的,单独鱼竿来说,差不多全球60%以上来自威海,威海环翠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钓具之都”。在当地有4000多家渔具生产及贸易型企业,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中新网威海11月6日电 (于洋 王娇妮)记者6日从威海海关获悉,2024年前三季度,山东威海口岸出口渔具达20.3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3.4%。走进威海光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技术工人们熟练地将钓轮和钓竿组装起来,一批批成品碳纤维鱼竿被快速打包,运往海外市场。
仪式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心、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市钓具行业协会、威海光威集团、威海首创实利钓具产业集团、哈尔滨工业大学六方就共建钓具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助力我市工业互联网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推动我市钓具企业资源共享、“云上”转型。
首届中国钓具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山东威海举行,科创新成果集中亮相。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动《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在文教体育用品行业落地,助力我国钓具产业做大做强,促进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9月10日,以“科技引领发展 创新‘钓’享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钓具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山东省威海市举行。
原标题:山东威海临港区举办首届钓具产业链岗位劳动竞赛杨明清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嫱 通讯员 夏丽萍8月26日,山东威海临港区首届钓具产业链岗位劳动竞赛举行,共吸引来自临港区4家钓具企业的20名一线职工参与。
10月12日至14日,第十六届中国威海国际渔具博览会将于威海国际经贸交流中心举办,本届展会在配套活动方面精心组织,高水准谋划,高标准推进,将举办品牌发布、专业赛会、演艺娱乐等多类型活动,进一步推动会展、文旅、休闲等产业互融互动,力求打造一场耳目一新的渔具盛宴。
威海市是我国著名的渔具制造和销售集聚地,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雄厚的经济规模,随着双十一的到来,威海市渔具产业全面开启线上销售,通过多平台加直播的方式,全力以赴迎战双十一,多个品牌及单品稳稳占据销售榜“C位”。
来源:【威海新闻网】7月5日,鱼猎人渔具北侧,3万平方米的新基地正如火如荼建设中。“其中1.5万平方米用于仓储,其他区域我们将打造日常办公、产品打造等场所,努力满足市场订单需求。”公司总经理庞壮壮说。近年来,国内钓具市场持续扩大,路亚钓具迎来发展新风口。
最近却有群众举报说,不法商家从外地批发渔具从威海发货进行网络销售,冒充“威海品牌”。活动开展以来,威海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先后到威海市钓具协会、光威、宝飞龙、环球等10余家单位进行走访调研,开展钓具企业的知识产权法律纠纷及侵权线索摸排。
2023中国钓具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威海举办,威海复评“中国钓具之都”。凭借渔具产业优势,2011年,威海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授予“中国钓具之都”称号。如今,威海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钓具研发制造出口基地。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全国第二批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单位名单,环翠区钓具产业成功入选,获批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第二批区域试点。目前,全区共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634张,形成质量提升案例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