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12月4日,据“舟山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消息,浙江省舟山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辨识山寨食品的消费提示,不要被“山寨食品”的包装、名称等迷惑,消费者注意辨别食品名称,认准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要购买、食用包装无标签或标签信息不全、内容不清晰的食品等。
如今,零食也流行“高学历”,“某某农科院”研制、“某某大学”开发,这都成为一些零食所谓“绿色健康”的卖点。这些宣传是真实的吗?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就对一款名为“九0农大蔬菜卷”的零食展开了调查。
人民日报 近期有读者来信反映:“远看是金典牛奶,近看却发现是全典牛奶”“包装很类似,也是橙汁,名字却叫橙果粒”……“山寨”食品是外观与正品类似,价格却便宜很多的产品,有的虽然是合规厂家生产,但有侵权嫌疑;有的没有生产资质,缺乏食品安全保障。
近日,有网友在网络上发布视频,称春节期间收到了“山寨”零食大礼包:拆开其中一袋,里面只有几粒零食,有一些甚至是空包装,网友笑评“这是买空气送零食”。笑谈之外,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深思:“山寨”食品背后涉及哪些问题?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大白兔变小白兔奥利奥变奥1奥士力架变克力佳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山寨食品名不是网上的段子而是前不久市场监管部门在新广丰食品批发市场查到的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食品 “山寨”食品以假乱真 一天可卖上百箱近日,央视财经频道以“云南:‘山寨’食品以假乱真,一天可卖上百箱”为题,报道昆明经开区新
在超市购买食品时我们会看到,食品包装袋上一般印有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信息。其实,预包装食品包装袋上的这些信息就是食品标签。在选购食品时要注意这些内容,能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食物。那么,食品标签里有什么秘密呢?这对我们有什么用呢?食品标签中应包括哪些信息?
在华南有口皆碑的华农酸奶靠着“内涵”走天下的世壮燕麦片堪称减肥人士福音的西南大学魔芋丝烤红薯界的“网红”烟薯25号登上《舌尖上的中国》的黑大酸菜……近年来,零食江湖出现了一支“学院派”,俘获了不少吃货的心。但这些“高学历”零食在受欢迎之余,也混入了一些“学历造假”分子。
“我在手机上刷到一款‘新西兰酸奶’,感觉不错就买了一箱,结果收到货仔细一看,是小孩儿喝的那种饮料,根本不是酸奶,果断退货。”北京消费者崔女士向新京报记者反映,不久前她网购了一箱“酸奶”,产品包装正面用深蓝色大字号印有“新西兰酸奶”,但包装下方却用浅黄色小字号写有“酸奶风味饮品”。
北京商报讯2月12日,“有网店假冒必吃榜卖了100万单”“假冒必吃榜可能只花了21元”“男子网上售卖必吃榜标识牌匾被抓”等多话题引发热议。对此,大众点评“必吃榜”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自去年开始,美团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打击此类违规行为。
100元买块标识牌匾,就能成为某知名美食排行榜上的“黑珍珠”“必吃榜”挂牌餐厅,吸引源源不断的客流……这背后潜藏着一条制假售假产业链。近日,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在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指导下,侦破了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件。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王洋)近年来,被誉为“天然维C小金矿”的新西兰奇异果,凭借汁水多、口感好、营养高,深受消费者喜爱。3月26日,首船2000吨新西兰奇异果抵达上海港,随后各大商超在“第一时间”上线佳沛奇异果。
“奥利粤饼干”“太白兔奶糖”混进春节礼单农村山寨食品调查本报记者 赵丽桌上一盒零食,里面有“小白兔奶糖”“奥密奥饼干”等,热情的亲戚抓了一把塞到袁成程手里;临走时,亲戚又拿出一盒“六个甄核桃”作为回礼……这是今年春节期间在北京打工的袁成程回到湖南老家,走亲访友时遇到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