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还有17天就要过1951年的农历新年了,可是在无锡的城市标志“无锡县图书馆钟楼”边上的二间低矮的小房子里突然传出一个女人并不十分悲伤的哭声,一个叫董崔娣的女人拉着脖子还吊在门框上已经冰凉的瘦弱男人的尸体,流出了并不丰盈的泪水。
一九五〇年十二月,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们都很激动,因为在一个月以前,他们听说了一位音乐大师将来他们学校任教,正当他们满怀期待地等待大师的到来时,却接到了他逝世的噩耗。这位大师就是大家提起二胡便会想起的阿炳。你知道阿炳,你可知他其实是寡妇和道士的私生子?
阿炳雕像头戴礼帽、身体佝偻,左手握弦,右手持弓,全神贯注在腰间的二胡上,人们仿佛能听到二胡中流淌出来的音乐声,至于阿炳的相貌,人们倒不太关注,在很多无锡人心中,阿炳就是一个艰难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江湖艺人。
本文来源公众号:纪人物1978年,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过我国一首用二胡演奏的民俗音乐后,却大为震惊:“这种音乐就应该跪着来听,创作它的人真是个音乐天才。”自此以后,这首《二泉映月》漂洋过海流传到了西方,并且获得了诸多赞赏。
#时事热点头条说#1950年,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的杨荫浏教授携带当时最先进的录音设备,不远千里回到老家无锡,一番辗转后,杨教授终于在偏僻的民居里,找到民间盲人音乐家——华彦钧,即瞎子阿炳。这次录音采访,因为其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后来被称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田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