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壹读微信号:yiduiread这两天,网上被谈论的有两种临时工,一个是武汉的消防员皇甫江武,他从火场里抱出着火的煤气罐,被称为“抱火哥”。他是合同制消防员;另一个是浙江苍南5名被殴城管,他们先打了拍摄执法的市民,之后被市民打伤。他们是城管队外聘的工作人员。
在广州黄埔区开发区西区人力资源市场,从事劳务派遣业务的益生公司何老板告诉记者,去年5月以来,公司平均每天都要向广州开发区、东莞、惠州等地的工厂派遣120名左右的“小时工”,工厂一般要求的是18-40岁员工,报名的有60%是90后,还有部分是00后。
农村人一般都有一个执念,那就是特别期待子孙后代当中能有人从事教师、医生、公务员这样的职位,当然,农民这样热衷于这些职位并不是因为这些工作有多高的收入,而是因为这样的工作给农民的感觉就是稳定,这恰恰是农民所缺乏的,因为这,农村的不少年轻人还和家里的老人闹过别扭,因为农村的老一辈总想千方百计安排后辈去从事这些工作,而农村的小年轻呢,大都想到外边去看看精彩的世界,不愿意二三十岁就束缚在农村,然后一辈子都过着月薪两三千,稳定的一眼看一辈子的工作。
华声在线邵阳3月3日讯(通讯员 陈甫春)3月3日,隆回县金石桥镇五罗村农民刘显文修房子打基脚开工,预约的几名农民建筑工按时来到工地忙碌起来,刘显文十分高兴。时下,该县乡村农民“短工”是“抢手货”,成为“香饽饽”。
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兰州的许多服务行业人手吃紧!刚刚放寒假的大学生正好填补这个空档,不少大学生也计划在春节期间打一份短工,一来积累经验,二来减轻家里负担。短工族如何找准打工方向?如何维护自身权益?不急,小布为您支招!
“记者走乡村”系列报道之二十三 □记者张猛摄影报道 近日,记者在西华县奉母镇前段村采访时,碰到许多为本村蔬菜大棚种植大户打短工的村民。 村干部告诉记者,打短工者多为本村留守妇女。为了照顾家庭和管理自家农田,她们常年留守家中。
每年暑假,莘莘学子放下书本,脱下校服,开启他们的暑假工经历。迎接他们的有汗水、欢笑、真诚、感动,然而,有些学生以为自己勤勤恳恳就能换来一份不错的收入,到手的确实仅有的几百元,有的学生在网上兼职,根本赚不到钱,还有些学生误信网友谎言陷入传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