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土生土长”的北科人从本科的懵懂青涩到博士的厚积薄发本、硕、博近十年的求学生涯都在学院路30号度过对他们而言最庆幸的是在北科一路成长如今他们潜心科研,心无旁骛将灵感的火花转化为科研的原动力或是一腔热血,争创辉煌将点滴思考马不停蹄地执行为创新成果北科沃土孕育出这群冉冉升起
2025年刚开春,某985高校的校招会上,生物学博士王磊捏着简历在互联网大厂展位前徘徊——HR扫了一眼他的学历,淡淡说了句“我们更倾向招本科生培养”。这不是孤例,北京某街道办公务员岗位录取名单里,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的名字赫然在列。
又一次封控的前夜,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生谢萱最后回望了一眼,不舍地关上了实验室的大门。谢萱这次的表现比上次少了许多慌乱,但她依旧担心实验室关闭可能带来的影响——3月的封校已经让她失去了一批植物,重启的研究计划才刚刚迈入正轨,而这次的进度将关乎她是否能顺利毕业。
□周颖(湖南师范大学)近日,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超本科生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苏秀丽认为这一变化有利有弊,一方面体现出北京高校人才培养层次高,毕业生人力资源价值大;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生相对来说具有较强竞争力、其选择空间更大,就业进度也相对放缓。
这似乎是一个新趋势:越来越多的硕博毕业生正在涌入县城,他们下街道、入乡镇,进银行,做中小学教师。他们可能毕业于最好的大学,受过最高等的教育,在最大的城市里见过世面,而今他们挤进县城,竞争那些「基层」的岗位。比如,24名著名大学的毕业生去了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城。
我回忆起整个读研读博这四年,我曾未在晚上12点之前睡过觉,有过一段时间通宵,焦虑,每天都是两三点睡觉的经历,我每天泡在实验室,几乎没有寒暑假,没有节假日,早饭想起来就吃,想不起来就算了,中饭有的时候就在办公室简单对付一下,很多时候虽然肚子饿了,但却没什么胃口,简单吃几口就对付了,洗漱完后,躺在床上又睡不着,这样的状态持续至今。
随着高校毕业季的到来,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都很大,按理说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读了硕士甚至是博士了,就业应该是一帆风顺的,但随着社会的各行各业对人才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学士学位、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就业压力都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