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薛小东 大汶口遗址为距今6400年至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最早发现于1959年,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 遗址出土的墓葬、陶器,及石斧、磨制骨器等生产工具,是研究黄淮流域及山东江浙沿海地区原始文化的重要线索。
9月5日上午,“走进诗画泰安”2023 海外友好使者金秋泰安行活动来到第三站——大汶口考古遗址公园。大汶口文化因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是分布于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中华民族史前文化的主要源流之一。
来源:【中华泰山网】最泰安讯(记者 王玉 通讯员 董慧) 8月29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第一次听取并审议了《泰安市大汶口文化遗址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条例(草案)》的制定是山东省以地方立法形式保护古遗址类文物资源的首创之举,将进一步加强大汶
旅行可以让人放松身心,恢复精力,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体验不同的民俗风情。泰安,古称奉高、博邑,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泰山脚下,山城一体,具有极高的自然和文化价值,是鲁中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因“泰山安则四海皆安”而得名,寓意“国泰民安”。
3月22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成功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截至目前,山东入选项目累计达到25项,获得次数、项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海岱考古”品牌持续擦亮。跋山遗址位于鲁中南沂蒙山腹地的沂水县河奎村,文化遗物出自古沂河阶地中下部。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丰厚的文化遗产宛如瑰宝惊艳千年。为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经过组织遴选,确定山东省十大考古研学打卡地,在2024年“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正式公布。
有人说,这是一座涵养深厚的城市,雄踞齐鲁文化带核心地段,大汶口文化熠熠生辉,封禅文化庄重威严,运河文化韵味悠长。也有人说,这是一座风姿绰约的城市,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兼而有之,巍巍岱岳拔地通天,涓涓汶河飞鸟蹁跹,“八百里水泊”斑斓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