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5日是我国第八个中华慈善日。9月5日,民政部正式揭晓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表彰名单。144个爱心个人、爱心团队、捐赠企业、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获奖。记者梳理发现,广东共有15个个人、团队、企业和项目获奖。快来为你支持的暖心获奖者和爱心项目点赞吧!
中国侨联基层建设部副部长刘景春,西藏自治区归国藏胞接待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归国华侨联合会秘书长尼玛次仁,广东省天行健慈善基金会创会会长蔡光、米林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多吉扎西等领导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珠海市人民医院专家教授,基金会志愿者共100余人出席仪式。
在帮扶单位帮扶下,各地以传统文化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图为潮汕英歌舞表演。南方日报记者鲁力 摄近年来,广东省社会力量主动作为,热忱奉献,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4月16日上午,一场以“侨爱心工程 暖暖高原情”为主题的公益慈善活动,在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人民会堂启动。活动现场,还分别组织了白内障复明慈善项目、眼视光慈善项目、风湿免疫义诊项目、学生口腔健康项目的捐赠仪式。
12月初,伴随着珠海地标“日月贝”户外大屏开始轮流播放“有爱珠海,无碍出行”等宣传标语,珠海无障碍城市活动月拉开了帷幕,这也标志着珠海迎来了第33个国际残疾人日、《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实施两周年。今年国际残疾人日主题是“增强残疾人领导力,共创包容且可持续的未来”。
在我们的身边有一群孩子,他们眼睛明亮,却不与你对视;他们虽有言语,却不与你交流;他们听得声响,却不与你互动;他们表达情绪,却不与你共情……他们犹如天上的星星,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他们被赋予了“星星的孩子”这一称呼——孤独症儿童。
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周末》记者 戴蕾蕾 骆燕1月7日至8日,“心手相牵志愿情 融合畅享无障碍”大湾区联动融创汇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该活动旨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无障碍与志愿服务公益联动、融合发展,为办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提供智力支持、多元嫁接、多向奔赴。
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关注日”,“点亮星星 爱不孤单”——广东省关爱孤独症儿童家庭行动发布活动在广州长隆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活动现场举行关爱联盟成员颁证仪式,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注和支持孤独症儿童家庭。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标志。近年来,一批关于残疾人事业、无障碍领域的文艺作品、项目不断涌现,在丰富特殊群体文化生活的同时,以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无障碍理念,为推动打造残障融合的社会环境增添了力量。
4月16日,“侨爱心工程 暖暖高原情——2024年广东省天行健慈善基金会林芝市工布江达县慈善行活动”启动仪式结束后,中国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连小敏率队前往江达乡中心小学眼视光项目的现场,实地考察“侨爱心·乡村学生眼视光工程——走进林芝工布江达”项目开展情况。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标志。作为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一项重要议题,无障碍环境建设与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紧密相关,随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如何推动两者协同发展、造福全民,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