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军张银生也可以说得上经历神奇,他的家乡米脂县在陕北黄土高原,他参加红军的遵义在贵州云贵高原,两地相隔几千里,在百年前交通不便,米脂到遵义路程遥远,单面走一次就很了不起了,但张银生走了一个来回,有他这样经历的人,可能就只有那几位参加长征的陕北籍老红军了。
1985年,殷玉珍还是个19岁的女孩,她没有文化却吃苦耐劳,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她对美好的未来无限憧憬,认为凭借自己的双手日子一定能红红火火,却没想到父亲告诉她已经被许配了人家,丈夫家就住在毛乌素沙地之中。不久后,父亲便骑马带着殷玉珍和嫁妆,将她嫁了过去。
高荣峰手捧父亲生前照片 6月1日,宁夏省固原市彭阳县的高荣峰老人拨打媒体的新闻热线,希望通过媒体,找寻自己在延安的亲人。今年73岁的高荣峰,祖籍延安。清光绪初,陕北大旱(史称“丁戊奇荒”),高荣峰的爷爷跟随父母逃荒离开延安,一直沿街乞讨,最后流落定居宁夏省固原市彭阳县。
一天胡家七口人在院子里吃早饭,突然传来一声声警报笛的尖叫,接着天空中飞来一片片飞机遮天蔽日,胡家人起身就往南山跑,没跑多远,炸弹就落在他们附近爆炸了,扬起一片尘土,他们连忙趴下,飞机又是一阵机枪扫射,还好没有伤到人。
一百多年前,由于天灾人祸,大量的山东人在家乡已经食不果腹。为了寻找生计,他们背井离乡,一路向北,越过山海关,进入东北并在此定居。据统计,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有近两千万的山东人来到东北,占东北移民总数的一半左右。如此巨大的人口迁徙,被称为“闯关东”。
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其名字冠以“省”的名号,背后一定很有故事。泾阳县三渠镇山东庄就是这样一个有故事的村子。泾阳隶属咸阳市,它因为位于陕西中部,泾河之北而得名。三渠镇山东庄村,全村不过2000口人,但这里因为村民祖上都是山东移民而出名,并且大部分都来自山东临沂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