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现代教育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简称《指南》),指引各类智能终端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应用平台,对原有的未成年人模式进行优化升级。相较于原有的未成年人模式,升级后的模式在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沉迷、优化内容建设方面有哪些变化?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指引各类智能终端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应用平台,对原有的未成年人模式进行优化升级。相较于原有的未成年人模式,升级后的模式在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沉迷、优化内容建设方面有哪些变化,来详细了解一下。
1、点击【开始】——【控制面板】2、点击红色圈圈3、新建一个标准账户,点击红色圈圈4、输入【用户名】+【用户密码】5、建立如图账户6、点击【设置家长控制】7、查看一下管理帐号设置密码了没有,如果没有,必须设置一个密码,点击管理帐号——点击【创建】。
8月2日,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国家网信办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建设指南意见稿》),全面升级此前的“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移动应用程序(以下简称“应用程序”)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实现软
【国家网信办:从未成年人模式退出需要家长进行验证同意】财联社8月2日电,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未成年人模式的入口设置应确保最简化原则。用户可通过开机提醒、桌面图标、系统设置等至少3种方式进入未成年人模式。
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工作,即将进入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阶段。8月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南》”)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3年9月2日。
央广网北京8月3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冯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为进一步帮助未成年人减少网络沉迷和不良信息影响,国家网信办8月2日发布了关于《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公开征求意见,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
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近一年多来,我国已经有50多家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试点推出了“青少年模式”,试图从使用的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来规范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记者从目前已经上线“青少年模式”的多家网络视频及直播平台中,随机挑选了几款应用进行体验。
暑期,许多家长为孩子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而发愁。据《北京日报》报道,2019年就已推出的“青少年模式”却少有家长使用。为减少未成年人网络依赖、保护未成年人隐私信息和人身安全而建的“青少年模式”,为何不受青睐呢?
央视网消息:记者8月2日从国家网信办获悉,为了更好发挥互联网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网络环境,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国家网信办制定并发布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建议。
马上又到了家里圣兽放假的时间了,为了家里神兽避免一天坐在电脑屏幕前打游戏,所以给大家推荐一款电脑上网控制软件,大小40KB,简单实用,下载到电脑后不需要安装直接右键点以管理员运行,之后会重启生效,重启后在显示器屏幕左上角有一个很不起眼的“设置”点开后如下图设置上网时间或者断网时间,进入软件默认密码为123,自己可以设置复杂点可以避免神兽点开,要结束的话可以点开软件后红色标记内的 ‘结束防沉迷’就可以,安全管家无报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