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 冷舒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院士是中国高能物理界领军人物,近些年来,他在中微子研究、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设计和关键技术预研等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中新网北京5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5月1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获悉,当地时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增选的120名院士和24名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所所长王贻芳研究员当选为其外籍院士,也是本次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唯一一位中国
中新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所长王贻芳4月28日在北京表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布局建设7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大科学装置,在建和运行的大科学装置达57个,已覆盖主要科研领域,部分设施综合水平迈入全球“第一方阵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大科学装置建设“再下一城”可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今年底有望完成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全部安装工作,产生同步辐射光。
当地时间2024年8月4日凌晨2时33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政道,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8岁。“8月5日中午我听到消息时非常震惊、悲痛。就在不久前,我还听李政道先生的儿子说起,老人家身体还不错。突然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很难接受。
【王贻芳代表:2024年底有望完成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加速器全部安装工作】财联社3月8日电,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表示,2024年底有望完成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加速器全部安装工作,产生同步辐射光。
日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战略研讨会在济南起步区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在致辞中介绍,山东省工业基础雄厚,具有发展核电的天然优势,在我国肿瘤医疗资源、诊治水平上排名前列。
中微子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基本粒子之一,尽管质量极其小,但会影响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由于中微子难以探测,需要巨大的探测器。在广东江门,一个位于地下700米的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正在进行最后的攻关建设。今天我们来认识江门中微子实验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迎来新任所长。10月21日,中国科学院人事局官网发布《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曹俊、王贻芳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称,经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研究,决定:曹俊同志任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试用期一年);免去王贻芳同志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职务,保留正局级。
10月10日,工人在中心探测器不锈钢网架上施工。记者 秦伟利摄/光明图片光明日报广东江门10月11日电(记者秦伟利、齐芳)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目前进入收官阶段,探测器主体装置基本建成,预计11月底完成全部安装任务,2025年8月正式运行取数,预计运行约30年。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在光电倍增管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供图2011年底,48岁的刘术林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举家从西安迁往北京。彼时,他在西安一家国企分公司担任总工程师,也是微通道板领域数一数二的专家,事业发展顺风顺水,生活过得也很安逸。
纵观科学发展史,几乎所有重大的科技变革都来源于基础研究的突破。我国历来重视基础研究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两弹一星”关键科学问题、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多复变函数论突破、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等重大基础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