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胡振明4月24日昆仑万维(300418.SZ)披露了2023年年报。这份年报有几处变化值得关注。2023年度,昆仑万维实现营业收入49.15亿元,同比增长3.78%,超过了2021年的营业收入水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增长9.
昆仑万维:实现通用人工智能,让每个人更好地塑造和表达自我。4月23日,昆仑万维(300418.SZ)披露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9.15%,利润规模继续位居行业前列。
国产软件行业正站在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为软件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压力、激烈的国际竞争,也给国产软件行业带来挑战。
在广州黄埔区的小鹏汽车工厂,身高1.78米的人形机器人“Iron”正在“实习”,不仅能搬运一些物品,还能尝试拧螺丝;一辆辆搭载智驾系统的小鹏汽车自动驶入小鹏汽车办公园区,精准完成泊车;在番禺区,小鹏的飞行汽车正在测试区域内进行低空飞行测试。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在小鹏汽车上演。
在苹果公司被曝砍去汽车项目团队后,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Tim Cook)在2月28日公司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苹果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披露更多有关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计划。这也是迄今为止,这家iPhone制造商释放的正在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热潮的最强烈信号。
如果说2023年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元年,那么,2024年则是其应用涌现的一年。《2024年金融业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报告》对生成式AI发展前景做出预测,“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席卷金融业,释放新的生产力,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全球金融业的格局。
来源:证券时报 去年以来,手机行业掀起了一场激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竞赛,各厂商纷纷发力AI。如今AI手机落地已近一年,行业AI竞争正从过往的盲目发力,发展到当下的理性认识与合理利用生成式AI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来源:证券时报被称为“投资冒险家“的孙正义,已经准备好对AI孤注一掷。今日,日本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再次公开表达对AI的看好,宣称他的目标是要打造出“超级人工智能”,而软银此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AI梦想的热身。
百度刚刚发布了2024Q2的季度财报数据,从这份数据来看,百度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大模型落地成绩单。百度在2024年第二季度总营收339亿元,百度核心营收267亿元,百度核心经营利润56亿元,同比增长23%,超出市场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清清 北京报道北京时间10月25日凌晨,在第九届联想创新科技大会(Lenovo Tech World 2023)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展示了联想首款AI PC、大模型压缩技术、人工智能双胞胎(AI Twin)等一系列人工智能创新科技成果。
6月12日,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投公司”)与人工智能独角兽思谋科技共同举办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港投公司代表香港特区政府意志,其战略合作的第一家企业,便是诞生于香港科学园的人工智能独角兽思谋科技。思谋科技的业务专注在工业领域,用大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先进智造赋能。
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2月20日,阿里巴巴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季度)业绩。有人说这更像是一份阿里的AI成绩单:财报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云智能集团,收入达到317.42亿元,同比增长13%,相比上一季度7%的增速接近翻倍。
1月21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和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就《新时代下科技主义者向何处去?》进行了一场对话。在这场对话中,AI无疑是一个重点。在过去一年里面,很多媒体将百度称作“All in AI”,李彦宏表示他从未这么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