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脏腑有表里之分,比如肝胆互为表里,肺和大肠相表里,心和小肠相表里,脾和胃相表里,某个脏腑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从表里脏腑入手来调理,就比如肝不好治胆,肺不好治大肠,心不好治小肠等等,接下来我就详细给大家讲讲其中的含义。
道教以五行来区分人体结构,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类自然事物,行是运行,运动变化的意思。中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来说明自然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这种哲学思想早见于《左传》、《国语》和《尚书·洪范》等书中。
五脏六腑,是中医概念,包括了人体的主要器官。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主要负责生理功能和生殖;六腑,即小肠、大肠、胃、胆、膀胱、三焦,则主管消化、吸收和排泄。这些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建了人体内的奇妙宇宙。
小王问道:“谢老师,感谢上次的学习,我想再请教您关于中医五脏肺的功能。”谢老师开始解释道:“肺主皮毛,也就是指肺通过宣发作用,把水谷精微输布于皮毛,滋养全身的皮肤、毫毛。肺气充足,就能保卫人体,抵御外邪,皮毛也会润泽。相反,如果肺气虚弱,皮毛会憔悴枯槁,容易受到外界邪气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