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北京非遗蓝皮书: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22)》,指出数字化是北京非遗工作开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近年来,北京市明显加快了非遗数字化建设,加大非遗传播力度。
3月17日,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官网了解到,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正式公布,共计942人上榜。其中,58位来自广东的传承人入选!其所覆盖的非遗项目包括广东醒狮、粤剧、潮剧、蔡李佛拳、粤绣、广彩、凉茶、针灸等(文末扫码查看名单)。
在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抖音发布《2023非遗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5月,抖音上平均每天有1.9万场非遗直播,平均每分钟就有13场非遗内容开播;同时,濒危非遗全类目都通过平台找到了“新观众”。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潘山庙宇木雕非遗技艺传承人郑银聘上榜,成为晋江市第八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这份荣誉既是国家对我的肯定,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把毕生所学和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传给下一代,是我最重要的任务。”郑银聘表示。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942人。杭州市12人入选,涉及5个类别,其中传统音乐类1人、曲艺类2人、传统美术1人、传统技艺类6人、传统医药类2人。至此,杭州市共有46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编者按:解读时事政策、挖掘文化底蕴,弘扬主流价值观,即日起,在枣庄市委网信办指导下,大众网枣庄开辟网络评论品牌栏目《君山观潮》,传播枣庄好声音,汇聚枣庄正能量,努力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