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对于糖尿病患者,经常采用药物疗法对其进行治疗,虽然以往让患者口服降糖药可以对患者的血糖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随着患者病程的不断发展,胰岛β细胞功能越加不理想,使得降糖药物无法在降低血糖中发挥充分的作用。
德州齐鲁网10月22日讯(记者 雒福苗 通讯员 左天普 张琦伟)目前,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已在家庭中广泛使用。但许多患者并不清楚,注射方法如果不正确,则会降低控制血糖的效果,甚至还可能引起严重的低血糖。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居全球首位,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注射胰岛素已成为居家治疗患者每日的“必修课”,然而,不规范的注射技术,导致许多患者使用胰岛素的作用大打折扣,从而影响血糖的控制达标。
前段时间,对一位出院糖尿病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糖尿病患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病区护士注射胰岛素不疼,而自己注射胰岛素却疼痛难忍,且有时还伴注射部位小硬结形成。随访护士就此与患者进行了分析讨论。逐一排除原因,找到“祸首”1.不注意轮换,局部多次注射?
患者积极参与糖尿病规范注射体验活动。医护人员现场演示规范注射9步骤。陈阿姨今年63岁,患有二型糖尿病多年,采用胰岛素治疗也有3年多的时间,血糖管理一直做得不错。但是,近期陈阿姨的血糖出现了波动的情况,她到医院就诊后发现,问题竟然出在了很多老“糖友”看来驾轻就熟的“打一针”上。
1型糖尿病患者需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频繁来医院打胰岛素太麻烦,那么你自己会打胰岛素吗?“大夫,给自己打胰岛素需要频繁更换针头吗?”“有一天忘记打胰岛素了,是否有影响?
你是否经常遇到患者抱怨,打胰岛素几年,肚子上好多硬结,效果还不好?全球很多糖尿病患者需要靠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但如果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注射疼痛、出血、漏液、结节等多种不良影响。是时候提醒你的患者,调整胰岛素注射方式,再来一次了!
针头 糖尿病药物注射的目标是将药物可靠地输送至皮下组织内,确保无漏液和无不适。选择合适的针头长度是关键。目前胰岛素针 头有4毫米、5毫米、6毫米、8毫 米和12.7毫米之分,选择针头长度需个体化,需考虑接受胰岛素笔注射患者的体形、胰岛素类型和生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