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塘河明河景观效果图。篆塘河上即将拆除的建筑。记者周密/摄源头还能看到一点点篆塘河。记者周密/摄篆塘河, 一条足以比肩昆明建城史的河流,也是流淌在昆明人身边,市民最熟悉的城市河流。上世纪90年代初,篆塘河因为市政规划等原因,河道上被加盖物业而变为暗河,一度消失在了人们视野中。
对于昆明人来说,篆塘河,是流淌在昆明人身边、承载了很多历史记忆的城市河流之一。近期,随着篆塘河明河恢复工程第一段围挡的拆除,隐于地下近30年的篆塘河从时光中悠悠走来,唤醒尘封已久的老昆明记忆,为“绿美春城”画卷描上一抹亮色,连接起既古老又崭新的历史。
上月,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从昆明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获悉,篆塘河恢复明河工程第一段围挡已拆除并开放约300米河道,9月底将完成全部围挡拆除工作。10月9日,记者对开放河道进行走访发现,已向社会开放约800米河道,整个河道上还修建了4座人行跨桥。
掌上春城讯日前,篆塘河恢复明河工程第一段围挡已拆除,并向社会开放约300米河道,昆明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介绍将在9月底拆除所有围挡。10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现场发现,目前已向社会开放约800米河道,河道内花坛、石拱桥景观、亲水平台均已成形,2座人行桥也已经完工并开放通行。
记者7月1日昆明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获悉,地铁1号线西北延弥勒寺站目前基本完工,即日起,篆塘河恢复工程开始分段实施,该工程将篆塘河原位恢复为明河,同步打造主题景观,进行河道灯光亮化及篆塘路提升改造等工程。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篆塘河旧貌换新颜,景观小桥跨越流水河道,成为昆明市中心的又一景观河道,为“绿美春城”画卷添加一抹亮色。图为篆塘河通水后,流水和岸边景观形成动静交替之美,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拍照打卡。据了解,篆塘河开放后,延续了老篆塘河的历史风貌。
篆塘路一线素有“乐器销售螺蛳湾”之称,这里集中了数十家乐器经销商。因为要修建地铁1号线西北延长线弥勒寺站,将拆除篆塘河上的“小别墅”,往下明挖车站。记者了解到,篆塘路乐器市场共涉及51户商家,在4月1日收到搬迁通知,要求商户于4月15日前完成搬迁。
篆塘河恢复明河工程效果图 网络截图篆塘河恢复明河工程第一段围挡已拆除 供图昆明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表示,篆塘河恢复明河工程第一段围挡已拆除,并向社会开放约300米河道。据了解,目前,篆塘河恢复明河工程主体结构、河道清淤、河道内壁装修等施工已全部完成。
“历史上的昆明,是一座实实在在的水城”,纵观过往,昆明城曾河埠繁盛、舟楫相连,一张清朝时期的水域地图,则是最好的佐证。因此才有清初孙髯翁在《大观楼长联》所述的“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而往前追溯,元代称之鸭池城,“城际滇池,三面皆水”,这座高原水城,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位于西福路上的西坝河部分河段 记者孟祝斌/摄随着篆塘路一线西坝河将掀开盖板,有专家提出重现昆明水城原貌的话题继续发酵。6月22日,在民进昆明市委、云南政协报联合主办的“重现昆明水城原貌”议政建言讨论会上,到会的委员、专家发表了意见建议,有的赞成,有的质疑。
原标题:大观河的美容师春城晚报记者 夏体雷 通讯员 张洁 摄影报道在大观河上有这样一群环卫工人,他们每天划着小船打捞污物,最大程度确保河面清洁。在他们的辛勤劳作下,大观河才能变成如今美丽的景观河。12月5日,记者走近平凡的环卫工人,感受他们的工作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