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技能、艺术欣赏能力以及音乐创作的初步意识。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音乐教育的互动性、个性化以及创新性,已成为当下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新学期伊始,不少同学发现,学校里的“含AI量”显著提升。人工智能已融入学校教学全链条,从课前预习、课堂上的融媒体展示,到课后作业设计,处处都有AI的“教学思路”。对人类教师而言,AI已成为得力“同事”。
近一段时间,有关AI也就是人工智能的话题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个领域都在尝试以“AI+”或“+AI”的方式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借助人工智能的强大能力来高效实现自身目标。全国多地的中小学正式开学,进入新的学期。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对近年来教育机器人领域百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进行了系统分析,形成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学习?百篇教育机器人学术文章深度分析》的报告,提出以下研究发现:与机器人协同教学,构建真实学习环境,适应智能时代的素养诉求。
中新网海口10月21日电(陈英清)“在未来,人工智能将有很大的转变,人类不仅要努力让人工智能变得更好,还要成为人工智能的好伙伴。”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21日走进海南寰岛高级中学,与300多名师生交流互动,分享成长经验以及对前沿科技的看法。
中小学生纷纷兴致勃勃地向DeepSeek(深度求索)求教各种问题,春晚同款人形机器人走进校园引惊叹,AI(人工智能)挤进新课表……新学期,各地中小学刮起了一股“AI风”。人工智能正与教育产生越来越多的碰撞,究竟会如何重塑教育?我们当前的教育难题,又能否借AI之力得到改善?
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ies)在2024年11月发布了《人工智能和工作的未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Future of Work)评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美国生产力、劳动力和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