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在《评弹节目报》里曾经看到过这个名字,但从未听过他的书。五十年代,父亲的产业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后,家中便夫去了主要经济来源,于是他不得不上街头卖梨音、唱小热昏,从一个富家子弟一下子变成一个马路艺人。
原标题:瞭望 | 在把握艺术规律中开新局——从易德波与扬州评话说起文 | 李广春前些时候,丹麦汉学家易德波博士来扬州故地重游,听曲访友。少堂书场和芍药园子曲艺社为她举办了扬州评话专场,热闹得很。特别是少堂书场,姜庆玲团长为远道而来的老朋友奉上了保留经典节目《三国》。
不久前,家住太平新村的王克勤老人受邀走进北海社区,为社区居民现场表演扬州评话《林海雪原》与《武松斗杀西门庆》,台上老人一桌一椅,一块醒木,一把折扇,讲得精彩绝伦、惟妙惟肖,台下观众则听得全神贯注,短短两个多小时内,场内没有一个人离开。听后,大家都纷纷报以热烈掌声。
国家一级演员沈志凤为社区居民表演弹词《玉蜻蜓》。嵇尚东 刘旺 摄中国江苏网12月1日讯 江都“子儒书场”自今年3月份开办后,越办越红火,日前又邀请国家一级演员沈志凤到书场演出,“评话”和“弹词”连续演出31场,吸引了50多位“粉丝”。
南京评话展演本周恢复展演啦!来听韵味十足的南京“说书”~南京评话,又称“说书”、“说大书”、“讲评词”等,是运用南京方言或南京官话叙述故事的曲艺形式。精彩的故事与惟妙惟肖的口技,使其作为江苏民间传统说书艺术的一大流派。
人民网福州8月8日电 (谢星宇)“滴答、滴答……”6日,伴随着一阵水滴声效,福州曲艺《滴水人家》在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上演。接地气的感人故事、评话伬艺的艺术美感、浓浓“虾油味”的福州俗谚,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福州曲艺《滴水人家》在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上演。
岁末之际,长三角地区评弹界人士齐聚苏州张家港,“亚视杯”评弹“龙门榜”青年演员展演正式启动。从12月28日到12月31日,四天时间里,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50档青年评弹演员展开激烈角逐,争取第一轮展演的24个出线名额。
【舞台艺术众家议】作者:蒋慧明(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副所长)相当一段时间内,苏州评弹艺术的发展不甚均衡,主要是其中的苏州评话出现了人才断档、演出减少的困境,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观众对苏州评弹艺术的整体认知。
4月13日,“亚视杯”评弹“龙门榜”颁奖盛典暨全国巡演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启动,汇集从两轮展演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青年演员,特邀黄海华、张建珍等“评弹金榜十佳”加盟,秦建国、盛小云、高博文、徐惠新、汪正华等名家担当“绿叶”,体现薪火相传的喜人局面。
喜欢听评弹的观众有一部分特别喜欢听大书,就是苏州话里的说大书,意思是讲长篇故事加吹牛皮,这个吹牛皮是要吹上档次的牛皮,即在讲故事中加入说书人临场发挥独特的评论和高级幽默,针对社会现实让观众轻松一笑和笑声不断。
光明网讯(记者 李政葳)音乐的内核是欢乐,还是痛苦?这是一个永恒而深刻的话题,也是中央音乐学院近日举行的一场大学生校园辩论赛决赛的辩题。随着辩场上年轻学子的唇枪舌剑、激扬智慧,比赛圆满落幕。比赛由中央音乐学院人文学部策划并组织,历时两个多月、经过七轮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