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云南孟连一名群众报警,称家里来了一只“花噜噜”的长尾巴“四脚蛇”,目前已被捉住。民警到达现场后发现,村民用口袋装着一只健壮的大蜥蜴。村民告诉民警,当时它跑到家里的鸡圈里,鸡群害怕惊叫,走近一看发现它在捉鸡吃。随后,村民用网兜将其抓住。
图说:动物园里许多动物与龙有渊源,上图为刺尾鬣蜥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摄 下同龙是一种具有神话色彩的奇异动物,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虽然如此,动物界中有许多动物与龙渊源颇深,甚至名字中就带有“龙”,在龙年成为了游客争相观看的“新宠”。除了恐龙,名中带“龙”的动物,你还知道多少?
“龙”字字形演变。 吴吉煌制图图一图二图三图四中国人对龙的想象和崇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存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了6500多年前用蚌壳摆成的龙形,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5000多年前的C形玉龙,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4000多年前的陶制彩绘龙盘。
龙不存在于现实生物界,其形象由许多不同的动物特征糅合而成。据古籍记载,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有“马首蛇尾,三停九似”之说。关于龙的这些特征元素,在上海动物园中基本都能找到相关的动物原型。
“大蜥蜴”!谁能想到,在我国极其罕见的“五爪金龙”竟然现身北京,更罕见的是,这竟然是在一户住户家里发现的。据房屋主人表示,这只蜥蜴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自己家,因为个头较大,担心有伤人风险,于是报警求助,消防人员赶来后趁其不注意从背后靠近,成功抓住脖子,将这只不速之客“捉拿归案”。
河南温县武德镇春秋盟誓遗址出土玉龙佩。图片由演讲人提供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蟠龙纹陶盘。图片由演讲人提供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唐代文物赤金走龙。新华社发王震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担任中国历史研究院—河南大学共建“黄河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等。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图腾。同时,在中国大地上,也的确曾存在过许多真实的“龙”——那便是恐龙。恐龙和龙有什么关系?我们的祖先是否亲手摸过恐龙化石?生物进化有关的思想萌芽是否对龙的文化形成产生了影响?
中新社重庆1月8日电 (记者 钟旖)战国时期的鸟首双龙纹铜带钩、东汉“青盖”铭文龙虎纹镜、清代青纱拼金绣龙纹马蹄袖袍……8日,169件(套)与“龙”相关的珍贵馆藏文物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完成布展,将于9日正式开放。
封面新闻记者 文康林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早在石器时代,龙的形象就广泛分布于华夏大地。距今8000年的辽宁查海遗址的巨型石堆塑龙,距今6000多年的河南濮阳的蚌塑龙,距今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玉龙、玉猪龙等都比较具有代表性。
2024是甲辰龙年,也是很多人的本命年,历史上的龙年发生过很多大事件。龙,一个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汉字,他是中国的“图腾”,更是中国文化最古老、最神秘的符号。龙聚集各种动物的形象于一身,它既有兽的野性、也由人的悟性、更有神的灵性,人们又敬又怕,对龙的喜爱早已升华为敬仰和崇拜。
当沉浸式阅读与City walk碰撞在闵行的土壤,会带来怎样的体验?2月24日,正值元宵佳节,“阅游闵行”宣布回归,首场活动围绕“我们的节日·元宵”展开。李山川带来《汉字里的中国年——龙年说龙》讲座阅读,与文化知识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