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台 吴慧 巨野台田帅 袁方)中国从不缺少雕刻大师,木雕和石雕对于那些大师来说都不难,只要能想到的,大师们都会给你雕刻得栩栩如生。在麒麟镇宋楼村有一位农民也酷爱雕刻,而且人家不光能在木头、石头上调刻,还能在玻璃上创作。下面咱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农民雕刻家——王金亭。
穿过嘈杂的玻璃加工厂,沿着楼梯而上,我们找到了这处“叩璃堂”,屋里摆设杂而无序,却不让人觉得乱。它的主人李继伟正穿着一身工作服,起身帮我们泡了一壶茶。在完成作品后,他常常会请一些书法方面的专家来探讨,严谨的专家们甚至会拿着放大镜来仔细审阅每个字的每个笔划。
现代快报讯(记者 尹翼星 文/摄)“这些都是我一笔一笔戳出来,每一个作品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李记(化名)说。30多岁的李记是南京人,她将普通的笔改造成专属的“雕刻笔”,在玻璃品上刻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雕刻出来的图案轻盈柔美,栩栩如生,一笔一画都饱含着人工的温柔。
淄博齐鲁网2月10日讯(临淄电视台 王凯)在临淄区胜辛小区,有一位74岁老人王文祥,潜心研究雕刻近20年,他的“平板玻璃雕刻”技术现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在新春佳节,王文祥举办的玻璃雕刻展让中国传统文化在玻璃上活灵活现。在一间不大艺术工作室里,王文祥拿金刚石刀在玻璃上进行雕刻。
在我国,玻璃制造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玻璃可以说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当中,如今身边随处可见其身影,碗、杯子、调料罐、油壶、汤锅、花瓶……这些玻璃制品或许在你眼中已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觉得玻璃不过如此,但若是你了解了来自北碚的重庆非遗项目——玻璃器皿成型刻花工艺,其各种玻璃制品
重庆玻璃器皿生产历史可追溯到清光绪三十三年,何鹿蒿先生从国外学习玻璃制造技术并在重庆办起了第一座玻璃器皿厂,开始人工生产吹制花瓶、印花、游花茶杯、糖缸等玻璃器皿,后来又陆续在重庆各地办起了多家玻璃厂,使重庆玻璃器皿生产得以创建和发展。
文中 Gif 截取自 YouTube 博主 Crystal D - 奖项及礼品 的 《Crystal D Awards & Gifts - 什么是 3D 亚表面激光雕刻?》、Perfectlaser China 的 《3D Crystal Laser Engraving Machine for Portrait Hand or Footprints》、Crossway Industry 的 《3D Laser Internal Engraving Machine for Crystal》以及 x 宝的产品截图,关键词为水晶内雕 以及《白娘子传奇》电视剧截图和我的灵魂手绘。
创作第一步,方小春在封好的玻璃上勾勒线条雄鹰展翅说到绘画、雕刻,我们见得最多的是在纸上、石头上、木材上创作,然而,住在遵义市深圳路的方小春却不走寻常路,他创作是在一块块普通玻璃上,花鸟、虫鱼、山水都是素材,经过绘画、雕刻、上色等程序,普通的玻璃就能变身极具观赏价值的艺术品。
在日本的传统工艺中,「切子」算得上是比较著名的一种,这种传统的玻璃雕花工艺可以看做是日本的艺术瑰宝。「切子」的意思是指在玻璃器皿上进行加工打磨以形成漂亮的花纹,「江户切子」1834 年发源于江户大传马町,使用金刚砂在玻璃表面进行雕刻,被视为是现代江户切子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