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布雷顿森林体系:过去80年与未来展望”国际会议暨2024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围绕“全球宏观经济转变:债务、通货膨胀与低增长”话题进行圆桌讨论时,与会嘉宾展开激烈的讨论。
在经历了2020-2022年三年疫情冲击和2023年恢复性增长后,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深处“流量恢复”与“存量调整”激烈碰撞局势,面临与以往时期不同的困难和挑战,使得中国经济在总量与结构、宏观与微观层面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新现象、新特征、新问题。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要旨,是总需求等于总供应,是因循经济运作规律而实质上存在的客观规范。新冠疫情后出现一种躺平不作为的现象,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正是总需求不足,因此一定要振兴消费,鼓励投资,政府更要重视基础建设,加大公共开支。
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 International Border Closures, Slower Population Growth and the Australian Economy, May 2021.
Global Economics Analyst Macro Outlook 2025 Tailwinds (Probably) Trump TariffsWe expect the second Trump administration to bring higher Chin
作者刘元春,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联合创始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
2022年全球通胀是一个热词,特别是欧美国家面临着近40年来最高的通胀水平,而为了应对高通胀,美联储采取了七次暴力加息,将基准利率从去年年初的0%~0.25%直接提升到4.25%~4.5%,可以说是史上斜率最高的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