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4月11日电(记者 赵磊)近日,天龙二号遥一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将搭载的爱太空科学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正如车辆抵达目的地离不开方向盘的操控一样,火箭精准抵达预定轨道,探索浩瀚宇宙,同样离不开“方向盘”的指引。
55年前,北京西南郊外的云岗,新中国的飞航事业刚刚创立,正集聚力量,开拓奋进。55年来,凭借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实现了从仿制生产到自行研制,再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已经成长为国内惯控技术领域的核心单位,并以我国导航与控制技术引领者的姿态,坚定向着“国际一
8月29日,中国电科33所南区,中国—白俄罗斯电磁环境效应“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科研楼主体结构封顶。施工现场,安装护栏、铺设道路……各项配套工程火热推进。“联合实验室成功获批后,我们的产品业务与研发任务不断扩大。
中国日报10月18日电(记者 赵磊)在我国飞航技术总体研究院--航天科工三院,有这样一群人:每年他们像候鸟一样,准时出发,奔赴祖国各地,足迹遍布密林深山。他们日夜兼程,奔走穿行在各个基地和试验场站,有力保障了飞航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
题:当航空航天技术走进千家万户——探访中国航展上的民用先进科技成果。近日在广东珠海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记者观察到,一些来自航空航天领域的先进科技成果,已逐步走向民用市场,在医疗设备、城市管理、先进制造、导航定位等多个领域实现应用,赋能诸多行业。
55年前,北京西南郊外的云岗,新中国的飞航事业刚刚创立,正集聚力量,开拓奋进。远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国营第558厂,一大批干部职工响应国家号召,携带仪器设备毅然登上专列奔赴三院,去填补我国飞航导弹技术版图的重要一环——惯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