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9年多,位于中国广东的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于2024年11月20日全部建成,计划明年正式运行。消息一出,科技界对之高度关注。那么,让科学家“兴师动众”的中微子是什么神秘物质?为何要将中微子实验探测器的主体建在地下700米?通过它又可以开展哪些科学研究呢?
在电影《流浪地球2》结尾。据中科院专家介绍,中微子是在宇宙大爆炸时期产生的最多的粒子之一,在目前已知的构成物质世界的12种基本粒子中,占了四分之一,在微观的粒子物理和宏观的宇宙起源及演化中同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研究中微子有可能揭示宇宙的形成等未解之谜”。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题:捕获“幽灵粒子” 揭开江门中微子实验神秘面纱新华社记者张泉、陈宇轩我国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的探测器主体日前建成。江门中微子实验位于广东江门开平市,将以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为首要科学目标,同时开展多项重大前沿交叉研究。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李诏宇坐上快速运转的轨道车,深入昏暗幽深的斜井。身旁的石壁上滴淌下点点水珠,眼前的车窗内浮现出闪烁明灯。五分钟后,轨道车终于到达了终点——一座深藏地下700米的“城”。而这“城”中最为宝贵的,是一台犹如宝珠般的巨大球形仪器——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
去年江门中微子实验让江门科技出圈,网友们将捕捉“幽灵粒子”比喻为“捉鬼”引发一波科普热度。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门市长吴晓晖接受南都专访介绍,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预计今年8月完成并运行取数,将成为国际中微子研究的最前沿阵地。除了支持中微子实验建设,江门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水平,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新动能。记者:曾育军 王森
虽然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已经退役,但我国的中微子研究却没有止步。目前一个更为先进、规模更大的项目——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在建设之中。“江门中微子实验的地下隧道建设工程绝大部分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建造水池,设备安装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关键部件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安装,明年才能全部装完。
在广东江门开平市金鸡镇、赤水镇一带的打石山,有一个深入地下700米的巨大实验装置。近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来到这个实验装置所在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探秘这个神秘的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了解科研工作者们如何捕捉和测量物质世界基本粒子——“幽灵粒子”中微子。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心探测器。
探秘中国前沿科技实验室领略超级酷炫的实验现场央视新闻系列直播《顶级实验室》7月29日推出第三期由总台主持人何岩柯、劳春燕总台央视记者帅俊全、李京京以及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组成的磕科团带你走进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揭开宇宙中古老神秘的粒子——中微子的神秘
《军武次位面》作者:军武菌在很多年前,刘慈欣写了一本小说《地火》,讲的是主人公刘欣为了终结父辈煤矿工人冒险下井的命运,选择把煤层点燃直接生成煤气,来实现煤炭利用的最大化。但是,点燃煤层非常危险,火势随时可能蔓延,所以刘欣选择了中微子传感器,来监测地下燃烧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