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后的当月,第41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如期到来。3月15日当日,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从线上线下多个渠道发现,来自交通银行、浙商银行、汇丰村镇银行、花旗银行、江苏银行、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和中银消费金融等机构在内的消保宣传内容传播广泛。
2024年3月15日,江门市政府办公室、江门市金融工作局、中国工商银行江门分行、工银安盛江门支公司联合在育德社区文化广场举行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通过现场解读金融知识、派发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单张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奖知识问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持续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在此背景下,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宣教力度,提升金融消费者风险辨别能力,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是金融机构切实履行社会职责的必答题。凝聚行业力量,履行社会责任。
为落实山东金融监管局及省联社关于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的工作部署,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武城农商银行聚焦“维护权益”主题,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口号,组织辖内营业网点于3月14日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切实帮助金融消费者增强维护自身权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曾倩 通讯员 张方舒一年一度315,金融权益不迷糊。交通银行南阳分行持续优化服务,普及金融知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南阳中州路支行以厅堂为“宣教主阵地”,通过易拉宝、宣传折页、展架等形式,以案说险,开展风险提示。
【来源:衡阳新闻网_财经要闻】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张丽娜报道 又是一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如约而至。今年,邮储银行衡阳市分行以“知晓权责 共护征信”为主题,呼吁广大市民朋友、各界客户等关注征信权益,增强信用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征信环境。
非法金融活动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未经批准或超出许可范围,从事金融业务或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行动。这些活动通常具有隐蔽性强、手法多样、欺骗性高等特点,严重扰乱金融秩序,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目前,常见的非法金融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非法集资、金融诈骗、非法放贷、虚假金融广告等。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灵霄界面新闻编辑 | 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是近年来监管机构综合检查的重要项目。界面新闻记者据银保监会官网统计,2022年至2023年3月13日,银保监会机关共发布73条罚单。那么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哪些银行收到了银保监会的巨额罚单?哪些银行频频被消费者投诉?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龙口农商银行迅速响应,以实际行动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注入强大动力,全面展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提升金融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全力为营造安全无虞、和谐有序的金融消费环境添砖加瓦。知识下乡,点亮乡村金融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