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自古以来就是海南居民迎宾待客、款待亲友的佳果。因古代敬称贵客为“宾”、为“郎”,缘而称为“槟榔”。槟榔是棕榈科槟榔属的一个种,也有宾门,青果等称呼,原产马来西亚,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主产区为海南省东南部、中部及台湾等热带地区,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
商报全媒体讯近日,有市民向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新闻热线反映,最近海口街头的青槟榔果越来越贵了,从原来的2元/个涨到了10元/个,最高的青槟榔果卖到12元/个,这波涨价让市民直呼“嚼不起”,就连往日在路口随处可见的槟榔摊都少了很多。
我第一次吃槟榔是在湖南常德,那是10多年前,去常德安装设备,那个厂工作之余都喜欢一起嚼槟榔,于是也跟着吃起来了,设备安装完后,带了好多槟榔回家,除了自己吃还送同事,满满一行李箱,当时我们本地还没有流行吃槟榔的,不像现在随便一个小便利店都有卖的。
8月19日晚,由中信出版集团和建投书局主办的《一嚼两千年》新书分享会在北京建投书局国贸店举行,本书作者、暨南大学文学院教师、青年学者曹雨作为嘉宾,与线上线下的读者分享了他的创作心得,揭示了槟榔背后,社会与文化的种种变迁。
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经常见到有人嚼食槟榔,而且不分年龄,上到七老八十,下至几岁的小朋友,很多都有嚼槟榔的经历,但是他们却都忽略了槟榔对身体的伤害,等到接到了病危通知,已是追悔莫及,那么槟榔到底对人体有怎样的伤害?
这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一幅描绘中国人吃槟榔的比较写实的画像,是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的William Alexander画师画下来的,当时这个画像是没有写地点的,但是从他的行程来看,最有可能画下来的地方是在澳门,他很有可能是在澳门看到了当时做槟榔的这么一个情境,然后把它画了下来,这里有蒌叶,这边有一个石灰盒子,这边是已经包好的槟榔,这个时候看到的槟榔的样子就跟台湾看到的包叶槟榔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当时广东是流行这样吃槟榔的。
海南是国内很多朋友旅游非常向往的一个地方,但是大家在海南旅游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当你走到大街上的时候,会偶尔发现在大街的地上有一块块的红色污渍。这些污渍像是吐出来的液体,颜色如同鲜血一般让人很容易胡乱猜想。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