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县集圣山摩崖造像通称玄妙观,是安岳县国保石刻中最难拜谒的一个。鱼和先生去那天是2020年8月31日。这一日鱼忘不了,安岳县城开门雨,雨势越下越大……↓出发不久后即成瓢泼大雨,雨刮器跑断了腿,也刷不出来一个清晰的视野。沿G319跑出将近十五公里时,转机出现,雨竟然越来越小。
位于国道旁的罗汉洞石窟,大殿内的佛像已经荡然无存。 网络图片 被“白描”的大青山摩崖石刻。 当地另一座被涂抹的摩崖造像。上图为涂抹后,下图为涂抹前。 受访者供图 近期,网上一则千年摩崖造像被涂色改造的新闻引发热议。由于村民的不当改造对这一重要历史遗存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马浩然 (郑州大学)近日,四川省巴中市新发现的一处开凿于北魏时期、距今1400多年的摩崖造像,被当地村民信众以“还愿”为由用颜料涂抹“毁容”。众多网友纷纷表示遗憾,认为当地村民的愚昧之举破坏了文物的历史价值。
5月22日起,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推出《冷历史会说话第七季:书画传习录》,带你走近文房四宝、书画大咖及文化遗迹,通过预告视频+音频+海报的呈现形式,看到一个“笔尖上的四川”,一起谛听天府文脉传承与发展的足音!
安岳石窟系分布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境内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从初唐到清代一直延续开凿,造像内容包含儒、释、道;安岳石窟造像散布于县域内各个乡镇,呈现数量大、分布广、规模小等特点,是四川重要的石窟造像分布区。
安岳石窟:古多精美特汪 毅安岳卧佛(唐)安岳石窟分布于四川省安岳县境内,始于南朝,继于隋,兴于唐,续于五代,盛于宋,延至明、清和民国。特别是唐宋石窟,具有“上承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窟”居间地位,是早期中国石窟不能替代、中期中国石窟可以媲美、晚期中国石窟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
△新闻发布会现场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2月6日,“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资阳专场举行。据悉,石窟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阳市境内的安岳石窟是唐宋石窟最集中的石窟群,摩崖造像10万尊居全国第二,摩崖石刻经文近40万字,居全国第一。
安岳县:北周建德四年与普州同置,唐天宝初改为安岳郡,因治地在铁门山上,取“安居于山岳”,故名。境内石刻造像极多,现有国保单位10处,其中8处为石刻造像,包括卧佛院、毗卢洞、千佛寨、圆觉洞、华严洞、茗山寺、孔雀洞、玄妙观,有“中国佛雕之都”盛誉。
4月11日晚到4月12日凌晨,资阳市安岳县出现极端灾害天气过程。此次极端灾害天气,极大风速为37.4米/秒,13级为安岳有气象监测以来记录到的最大风速。灾害天气发生后,网友们关心安岳石刻有没有受到损坏?
8月15日,四川安岳县有居民称挖掘中发现疑似古墓的建筑,引发关注。挖掘机挖出古墓现场。图/视频截图视频显示,疑似古墓的建筑位于施工现场,警戒线内,古墓一部分已露出,四方四正的内壁上有花纹印记。古墓内壁的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