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国庆假期又结束了,你国庆放了几天假?打工人天天盼着放假,但是有几个打工人能按照国家的规定放假呢?企业都在鼓吹996是福报,小一点的公司都是单休,能有个单双轮休就很不错了。那古代的打工人会不会比我们好一点呢?一起来看看古代的休假制度吧!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芒种时,农家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割,夏播秋熟作物要播种、移栽,春播的庄稼要管理,农家由此进入“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季。此时,农人起早摸黑,像陀螺一般在自己的田地里劳作忙碌。
至少是中国的学校,从建立之日起,就形成了一种制度,就是每年分为两个学期,也就是上半年、下半年,还有寒假、暑假两个假期,这好像是雷打不动的。但是你可曾听说过还有一种假期,就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农村的中小学有一种假叫做“农忙假”的?这可能在城里的学校不会有吧?
游客在郁金香花海中赏花拍照。 新华社发 游人在南京中山植物园赏樱拍照。 新华社发 近期北京、四川、福建、山东等地的多所高校发布通知,给全体师生放“春假”,春假时间安排在3月底和清明假期前后,不同学校3-10天不等。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万物生长、春光明媚,又逢清明假期。
2据史料记载,早在两汉时期朝廷就为学生们设立了休假制度。一天假期,离家较近的学生可以匆忙回家看一眼,而对于家在外地的学生们来说,根本不够回家的行程时间,所以官学干脆规定:旬考之后休假1天,外地学生不许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