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洽棠报道 近日,由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专题研究部和大运河智库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研制的《京杭大运河沿线设区市建设“致富河、幸福河”智库报告》发布。智库报告提出,在京杭大运河沿线20个设区地级市中,素有“运河之都”之称的江苏省淮安市已成为“致富河、幸福河”的率先践行者。
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家乡,是千年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淮安牢记“把周总理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切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地方城镇化发展阶段、人口产业集聚、特色资源禀赋等情况,因地制宜实施城市更新,提升城市空间的功能、效率和品质,城市经济活力、文化魅力、基础设施承载力明显增强,展现“壮丽东南第一州”的魅力。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11月2日,“发展新质生产力 竞逐产业新赛道”2024全国网络名人看江苏活动走进江苏淮安,沉浸式感受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解码“运河之都”何以挺起创新发展的“中轴脊梁”,迈出产业发展“加速度”。
千里运河,迤逦穿行,货轮如织,往来穿梭。初秋时节,漫步在京杭运河淮安段,入目皆是“河畅、水清、岸绿”的美好景象。厚植生态底色,吹响绿色发展“示范号角”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子璇)十月金秋,运河之畔。10月22日-24日,“践行嘱托再出发 砥砺奋进新征程”党媒社长总编金秋看淮安活动举行,20多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的社长、总编辑、记者来淮,感受“运河之都”的时代变迁,领略“枢纽新城”的独特魅力。
来源:交汇点新闻 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大运河淮安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包含2处遗产区、1段河道和5处遗产点,遗产区和缓冲区面积约占整个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面积的七分之一。淮安是完整见证了中国大运河历经邗沟、隋唐运河、京杭大运河三段历史的城市,是当之无愧的“运河之都”。
“平湖渺渺漾天光,泻入溪桥喷玉凉。一片蝉声万杨柳,荷花香里据胡床。”这是出生于淮安的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描写大运河美景的诗句。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绵延千里、跨越千年的悠悠运河,仿佛一条大动脉贯穿中国南北的经济与文化。古城淮安,犹如闪亮发光的钻石,镶嵌于古运河畔。
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完整见证了邗沟、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三段历史,是名副其实的“运河之都”。6月23至24日,“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来到淮安,看这片“依淮安居”繁华地如何讲好大运河故事。
4月27日,沿着运河读中国——水韵江苏·文化走读 (淮安专场)活动“打卡运河之都世界遗产点”举行。清江大闸、慈云寺国师塔、陈潘二公祠、臧家码头、淮安榷关……本次活动从水陆两条线路走读大运河淮安段,探寻运河文化,讲述运河故事。
中国大运河贯通南北,勾连东西,沿线城市星罗棋布,繁华千年,为什么唯独淮安被称为“中国运河之都”?在水路为王的时代,漕运与治水是国家的经济命脉。都说“天下九督,淮居其二”,管理全国漕运与河道的老大为何都驻节淮安?淮安这两座总督署里深藏着哪些秘密?
中国网淮安8月14日讯(记者 李培刚)8月14日,“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江苏段采访活动走进 " 运河之都 " 淮安,在这里走访淮安水上立交,观看繁忙水运;走进河下古镇,体验百姓运河生活;走入运河百里画廊 ( 清江大闸段 ) ,感受大运河的波澜壮阔。
千年运河,千秋淮扬。这里曾演绎“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繁华不息,这里正展现“运河之都、百里画廊”的时代新貌。9月15日下午,“中国大运河文化讲堂”走进运河名城系列来到淮安,以“复兴城市梦想,运河之都奋楫新时代”为主题,开启了一场览运河气象、与城市对话的文化思想盛宴。
来源:【淮安日报】绵延千里、跨越千年的悠悠大运河,仿佛一条大动脉贯穿南北。在这条大动脉的中枢,坐落着古城江苏淮安,犹如闪亮发光的钻石镶嵌于大运河畔。11月5日至8日,“学习强国”省市学习平台淮安调研行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