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赛事上,蛙泳运动员几乎每个人的手臂动作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同时,竞技蛙泳也分支很多,每个分支的技术特点有时还相悖,如果要教学,真是不知道该教哪一种合适。蛙泳手臂动作分为四个部分:分水、抱水、内划夹肘、出手前伸。
很多业余游泳爱好者,日常蛙泳可以不间断游1000到200米,速度不快不慢,游上几年后,就开始进入倦怠期,提速提不起来,或者偶尔快游几趟,尝试一下波蛙,游完就会腰疼。然后就开始质疑自己的蛙泳是不是有问题,不知道如何再进一步提高,比较崩溃。
一些朋友在练习蛙泳时会不自觉地抬高头吸气,或是低下脖子钻水。这样会使身体的流线型受到影响。游泳时,头部偏离会导致髋部移动(因为我们为保持身体的平衡,会不由自主地调整身体)这种移动很可能造成身体扭曲,进而使身体的流线型受到影响,当然也会降低游进的速度。
原创:王力德已获作者授权 人人都知道游泳是全身性运动,是最好的运动,但很多人都认为学游泳非常难,危险而痛苦,起码呛水、喝水是难免的,弄不好淹个半死长期做恶梦,以致好几年都学不会。其实据我经验,这都是因学习方法不当,或没有合适的教练。
#游泳 #游泳教练 #蛙泳视频:正确的蛙泳技术以及节奏和发力的要点。如果你觉得划拉划拉手梗着脖子抬头可以呼吸,蹬腿就能往前走,那就叫蛙泳的话,这个视频你没有必要看了。蛙泳是四种泳姿中技术含量最高也最难游好的泳姿。
#头条文章发文任务#视频戳视频反反复复多看,多思考,形成表现记忆,表现训练,多看正确动作。别看错误的。尤其是游泳池里的抬头蛙和不对的蛙泳动作,别看。看多了你也被带偏了。蛙泳是四种泳姿里面技术含量最高,最难学的,真心不建议不会游泳的人,从蛙泳开始练,动作全都是错的。
作为初学游泳的爱好者,当第一次面对泳池,大部分爱好者都会对自由泳的优雅情有独钟。国外爱好者也普遍先学习自由泳。然而,国内的爱好者则普遍选择蛙泳作为初探游泳的第一种泳姿。那到底我们应该先选择哪一种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异呢?
上一期说到:通过游泳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效果非常好,尤其是蛙泳,是大家的最佳选择之一。不过,实际上,蛙泳还可以做得更好!只要我们对蛙泳的动作稍加改进,就会使我们的训练效果事半功倍。不需要专业的练习,只需要做几个简单调整。
游泳作为一项奥运会项目,在现代体育活动中,是非常受欢迎的运动项目,适合人群较广,老少皆宜.可以强健体魄,促进人体的协调性,更能培养敢于进取,突破自我,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任何一种泳姿 ,在掌握了基本技术动作后,就要在游进的直线性、动作的连贯性、速度的均匀性,节奏性,划水的实效、路线、加速度的方面下功夫,掌握合理的准确的用力方式,解决手腿配合的借力与合力,学习臀部发力技术,培养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和水感,注重在完成动作过程中的空间感、时间感和肌肉感觉。
开放水域游泳:2024/4/4 06:18,运动时间00:25:34,距离1312米,划水次数938次,主泳姿:蛙泳,热量310千卡,平均配速1分57秒/100米,平均划水频率36次/分钟,平均心率111次/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