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在邯郸市峰峰矿区航拍的邯郸金隅太行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石矿,从高空俯瞰,“小苗圃”把矿山装扮得绿意盎然。 河北日报记者 李东宇摄“看,主干已经有手腕粗了,5年前栽下时树干只有小拇指粗、一米来高。
这几天,有着多年矿龄的陈军像往常一样坐着升降机沿着竖井下到地下245米深的矿坑里,再沿着一条横井走向幽深的坑道,坑道里昏暗潮闷,他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不过他的这项工作不是作为“矿工”,而是“菜农”,严格地说,是现代农业设备管理人员。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3月12日,在金溪县琉璃乡黄源村的一处废弃矿山山头,植树工人正忙着种植桂花树。近年来,金溪县采取生态治理的办法,大力推进废弃矿山等土地的治理,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特约通讯员 邓兴东摄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
近日,矿山镇夏播燕麦的播种工作正式全面展开,种植农户抢抓土壤墒情和当前有利天气,翻耕土地、播撒肥料,广袤的田野上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在布卡村燕麦种植地里,播种机来回穿梭,隆隆作响,一粒粒粉色的包衣麦种随着播种机的上下翻动被播种进地里,也播下了丰收的希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彭少飞清风拂面,树影婆娑,满目翠绿,这是邵阳市隆回县天龙坳石山重获“新生”的真实景象,也是邵阳市大力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后所呈现的秀美风貌。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乱石满地、扬尘漫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海涵 通讯员 陈政 实习生 汪甜1998年出生的冯益广已经慢慢习惯“农民”这个新角色了。皮肤晒得黝黑,下地干活时,戴个大草帽,但天气炎热,还是会不停流汗。他最长一次在地里呆了15个小时。
【近镜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生态保护林场荣誉室里,陈列着一把铁锹。锹头左侧的脚踏处已断裂,磨得锃光瓦亮。17年里,这把铁锹与石嘴山市道德模范、宁夏最美退役军人张廷谢相伴,一起见证了贺兰山的绿色蝶变。贺兰山是中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屏障,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等资源。
央广网鄂尔多斯9月17日消息(记者田凤元 通讯员贺润 张丽兰)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力量煤业大饭铺煤矿复垦区苹果园,连片的苹果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圆润饱满的苹果结满了枝头,弥漫着清甜的果香。连日来,果农们忙着采摘、选果、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整合:今日女报/凤网 郭玲因煤而富,也因煤而困,这曾是郴州市宜章县梅田镇龙村瑶族村的无奈;弃煤求富,由“黑”转“绿”,这是龙村瑶族村找回美丽乡愁的必经之路。如今,龙村瑶族村越来越美,村民口袋越来越鼓,还戴上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国家级荣誉的“花环”,很多村庄前来取经。
连日来,华坪县兴泉镇兴泉社区经过填平的煤矿废弃堆料场一派忙碌景象,满地碧绿的西瓜藤秧上躺着一个个又大又圆的西瓜。西瓜地的主人张元华和合伙人黄成军正忙着指挥前来帮忙的群众采摘、打包、装箱,60亩皮薄瓤红、甘甜爽口的山地西瓜被成都的客商一次性订购,即将发车。
来源:【矿业界】清风拂面,树影婆娑,满目翠绿,这是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天龙坳石山重获“新生”的真实景象,也是邵阳市大力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后所呈现的秀美风貌。近年来,邵阳市大力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工程,累计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678.28公顷、有责任主体废弃矿山生态修复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