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千年的音乐史中,能够排进世界名曲的并不多,而无论怎么排,《二泉映月》都能无可争议地名列前茅,聆听《二泉映月》,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震撼人心,它反映了对凄苦生活的感悟和对命运的抗争,有人把它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相提并论,它们都以其哀婉流畅的曲调和深邃动人的情感表达,打动了亿万听众。
赏析:一首满含血泪辛酸的曲子,铸成了惊艳世界的二胡经典传奇。将阿炳的悲惨人生体现得淋漓尽致;将阿炳的艺术天赋充满着神奇魅力。眼虽不能见,心智却更聪慧;走虽不方便,二胡却映心中。由于社会黑暗、国运衰败,空有一腔热血而无可奈何,空有一身音乐才华而终不裹腹。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是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即盲人阿炳的代表作。一位饱尝艰辛的盲艺人,以其独特的演奏技巧和风格,留下了这曲无与伦比的经典之作。后人因此评价此曲为中国民间创作曲目中的瑰宝,名至实归!20世纪50年代初,幸有音乐家杨荫浏先生录音记录下阿炳的演奏,才得以保存流传至今。
《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的民间盲音乐家阿炳(华彦钧,1893一1950)的作品,大约创作于本世纪40年代。阿炳是江苏无锡人。父亲是无锡雷尊殿的当家道士,阿炳4岁时母亲亡故,被寄养在亲戚家,自幼遭人冷眼和歧视,形成他倔强而敢于反抗的性格。由于从小跟父亲学习音乐技艺。
印度、埃及历史悠久,音乐不比中国少,但文化机构没能像中国人一样有所作为。世界记忆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的一个文献保护项目,目的是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抢救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他是一名道士,不知道父亲是谁。却得父亲吹、拉、弹、唱得真传。他是一个拉着二胡,走街串巷,乞讨卖艺的瞎子。却得音乐家杨荫浏的青睐,亲自为他记谱、录音。就连伟大的毛主席也说,他的作品有浓郁的民间风味,要发扬光大。什么人这么牛?瞎子阿炳。他用一生的曲折悲凉,谱写了旷世经典《二泉映月》。
本文来源公众号:纪人物1978年,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过我国一首用二胡演奏的民俗音乐后,却大为震惊:“这种音乐就应该跪着来听,创作它的人真是个音乐天才。”自此以后,这首《二泉映月》漂洋过海流传到了西方,并且获得了诸多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