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央视新闻曝光在湖北安陆与孝感一些县市区,存在良田里面建设光伏项目,大量优质良田被建设成了几千亩的光伏项目,这不仅与国家政策严重不符,还造成到底粮食大幅度减少,造成农民无田可种,无田可耕,发电所产生的噪音,让周边住户怨声载道。
“我们的地都占光了”“噪音很大”“一亩田稻谷就收300斤,收益很低”……据媒体报道,一些地方打着“农光互补”旗号,在基本农田上建设成片光伏电站,给当地农民造成巨大困扰。农光互补项目,本应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在农田中布置光伏发电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民增收。
中新网太原9月5日电 (任丽娜)记者5日从山西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该厅与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山西省能源局、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光伏发电项目用地支持保障的补充通知》(下称《补充通知》),对光伏产业用地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在农村光伏电站发电高的基础之上,我们也要深度思考广大农村客户的需求,给他们提供结实耐用、外表美观的产品,可以与当地特色民居完美融合的解决方案。我认为这也是光伏从业者的重要职责。”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在今年两会上呼吁。
针对光伏用地需求受到限制等现实问题,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熊敏峰在2月16日举行的光伏行业论坛上表示,土地是光伏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要素,将加强与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研究推动出台光伏用地用林用草用海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
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发改能源[2016]621号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各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分行,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为切实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扎实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
今年的农业报告强调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我们的粮食安全悬于一线,依赖于严守的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不仅是一种策略,而是一种全新的视角——把广袤的田野视为国家的饭碗,确保这个饭碗始终牢固地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为了上马项目,不惜触碰耕地保护的红线,不见得有利于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侵占基本农田甚至高标准农田建光伏电站,涉嫌违反农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图/《财经调查》视频截图文 | 迟道华耗资八百多万元建高标准农田,两年后推倒建设光伏电站。
开栏语大事小事,洋洋侃侃。华龙网视频短评栏目《洋洋侃侃》,盯紧热点,表明观点,鲜活态度,让你看见!新闻背景:近日,媒体报道湖北省安陆市木梓乡建新村,有村民反映,曾经的高标准农田被建成了光伏项目,不仅让当地谷产大跌,项目建成运行情况也并不理想。
据报道,在个别地方的部分乡村,一大片光伏阵列矗立在连片的稻田里。有的是2019年耗资800多万元建起的高标准农田,2021年起却被用来建设光伏电站。这引发了热议,也让人们思考耕地保护和产业用地的问题。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