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微杂志是一款可用于制作手机动态海报的App,相信大家在朋友圈常看到企业或品牌主常用H5的形式来做活动或品牌的宣传。如今,这样翻页海报的动态图文已经逐步开始为个人用户纪录生活而使用。通过ME微杂志,用户可以自由编辑图文,生成幻灯片式的动态展现形式,并分享至社交平台。
BornWithout the WordsDenison Witmer - Denison Witmer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编辑:耀匀 | 图:Google疫情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媒体作为记录时代记忆的载体,在疫情之中穿行、反思、彷徨、恐慌。
艺术家Joe Webb从报刊上撕下各种内容冲突的照片的剪报,拼合成一幅幅反差巨大、震撼观众的拼贴作品,脑洞超大。他通常从同一张报纸上选取图片素材,意图反映现代社会不同话题的冲突性,风格看似诙谐,主题却非常沉重。
最近有不少字友和我说不知道如何设计一张海报还有人说只有纯文字或很多文字时或有图形的不知如何进行文字编排感觉一点头绪都无在这里不得不和大家介绍一位来自英国的设计师Harry Richards他是一名自由平面设计师擅长品牌视觉,排版和字体设计接下来一起和大家看看他100多张的海报设计
一百多年前,先知先觉的中国知识分子,高举起青春的大旗,颂少年之中国,歌青春之伟力,办“新青年”之杂志,为古老中国再造重生,吹响了理想的冲锋号。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已屹立于世界之林,成为影响世界的强国。无数意气风发的青年担当历史的重任,投身民族复兴的征程。
我们回望过去 500 个杂志封面时,发现「城市」这个概念之于香港,其实一直处于一种多面多变多义的状态──由 70 年代本土思潮开始萌芽,到 80 年代揭橥的城市潮流生活,再到 90 年代的身份危机与再思考,以至 2000 年代后出现所谓的新本土论述等等──而《號外》除了纪录时代以外,更有份参与塑造、带头定义及阐述,不同年代的香港「城市」概念。为了在时光中留住它,我们也为《號外》封面展览特别制作了一本迷你书,包含了號外500期所有经典封面。
1970年1971年,Carlos Palleiro,黑胶唱片封面。从Design of Uruguay和Gráfica Ilustrada del Uruguay这两个平台上,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乌拉圭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设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