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随着最后一块光电倍增管模块安装完成,广东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建成,计划明年正式运行。那么,探测器拥有什么样的造型和独特设计?研究中微子对我们的生活又有何价值?一文了解。探测中微子的“黄金瞳”如何工作?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刘扬 冷舒眉】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的建设进入收官阶段,11月20日,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建成。这个位于广东江门的大科学装置建在地下700米,建成后将主要研究宇宙中的一种“幽灵粒子”——中微子。什么是中微子?
探索物质世界的基本组成及相互作用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科学问题之一,大科学装置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作为我国大科学工程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布局,江门中微子实验以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为首要科学目标,同时也将深入研究大气中微子、太阳中微子、地球中微子、超新星中微子等。
光明日报记者 秦伟利中微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之一,也是宇宙中最常见的粒子。其最大的特点是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极为微弱,因此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可以轻松穿过人体、地面、地球甚至是太阳。同时它的质量非常轻,以接近光速运动。
去年江门中微子实验让江门科技出圈,网友们将捕捉“幽灵粒子”比喻为“捉鬼”引发一波科普热度。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门市长吴晓晖接受南都专访介绍,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预计今年8月完成并运行取数,将成为国际中微子研究的最前沿阵地。除了支持中微子实验建设,江门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水平,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新动能。记者:曾育军 王森
中新网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12月18日发布消息说,随着中国科学院院士、项目经理王贻芳宣布启动灌注,建于地下700米的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项目液体灌注当天正式开始。
今天,随着最后一块光电倍增管模块安装完成,广东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建成。江门中微子实验大科学装置,是科研团队耗时多年,在广东江门地下700米深处建造的一个巨型实验室。利用这个深埋地下的大科学装置,科学家们将捕捉探测宇宙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种基本粒子——中微子。
江门中微子实验大科学装置,是科研团队耗时多年,在广东江门地下700米深处建造的一个巨型实验室。利用这个深埋地下的大科学装置,科学家们将捕捉探测宇宙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种基本粒子——中微子。今天,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即将建成。
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底部,工作人员在作业。 新华社发2024年12月18日今年以来,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不断刷新“进度条”。10月,位于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的中心探测器内部、世界最大的单体有机玻璃球,已经全部建成,进入建设的收官阶段。
全国人大代表、江门市市长吴晓晖 江门中微子实验。 受访者供图 赤坎华侨古镇全网爆红,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全网热议,从火遍全国的文旅魅力到全球瞩目的科技实力,“网红城市”江门持续“长红”。 作为中国侨都、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十四五”以来,江门经济发展展现强大后劲和蓬勃生机。
位于地下700米,计划明年正式运行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位于江门开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建成。这一标志性成就预示着该项目即将进入下一阶段——超纯水与液体闪烁体的灌装,预计于2025年8月正式运行取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