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卓别林是白手起家的典范,他以经典的喜剧形象而家喻户晓。留着滑稽的小胡子、头戴圆顶破礼帽、穿着紧身上衣、下着肥大的破洞裤、脚踩一双大头鞋,拄着一根从来都不离手的拐杖,迈着像鸭子一样的八字步,这是他展现在世人面前的经典形象。
梅兰芳是京剧艺术大师,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在梅兰芳诞辰130周年之际,我们推出《梅兰芳与卓别林》一文,向这位京剧大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1935年,梅兰芳在苏联成功访问演出后,与戏剧教育家余上沅一起赴西欧考察西方戏剧,同年6月1日抵达伦敦,住在双语作家、戏剧家熊式一家中。
一撮胡子,一个礼帽,一根文明棍,演绎出了一幕幕让世人决口称赞决的经典。《新世纪周刊》曾这样评价卓别林:“肥裤子、破礼帽、小胡子、大头鞋,再加上一根从来都不舍得离手的拐杖,卓别林用他的表情和动作将美国默片带到最高峰。”
1954年,在日内瓦花山别墅,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腾出7个小时,热情款待了正值低谷时期的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他们,一位是东方卓越的政治家,一位是西方著名的电影艺术家,领域不同,国家不同,却有缘在第三国邀约见面,促膝长谈。
小胡子、小礼帽、大头鞋、拐杖、像鸭子一样的步伐,这些都是世界级艺术大师卓别林的独有标识。与其说卓别林是一个喜剧人、艺术家,不如说他是一位“战士”,因为他常常在自己的作品里明里暗里的表达,资产阶级是如何剥削底层劳动人民的。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1954年,世界上的两个不同领域里的伟人进行了一场历史性的会晤。一位是为我国的革命事业、新中国建设奉献毕生力量的周总理,另一位是世界闻名的表演艺术大师卓别林先生。
说起喜剧大师卓别林和上海的渊源,最乐为人道的莫过于他与中国京剧的邂逅。而这样的邂逅,也见证了他与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交谊。无论艺术还是精神世界,他俩有很多共同之处。抗战期间,梅兰芳蓄须明志,拒绝出演,决不向侵略者屈服;卓别林则于1940年制作并主演了反法西斯巨片《大独裁者》。
查尔斯·乔舒亚·卓别林是典型的法国十九世纪浪漫派画家和雕塑家,他的父亲是英国人,他的母亲是法国人,似乎他的艺术创作同时携带了法国人的浪漫与英国人的沉静之美。在卓别林的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题材是妇女、儿童、鸽子,这些都是和平宁静的象征,拥有现实主义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