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健康报】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中,传统医药类别共有54人,包括唐旭东、严隽陶、丁义江等人,涉及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疗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等多个项目。
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942人,河南省共有34人入选,平顶山市表现亮眼,5人上榜,在全省遥遥领先。其中,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平顶山学院终身教授、陶瓷学院院长梅国建凭借“鲁山窑烧制技艺(鲁山花瓷烧制技艺)”成功入选。
<详见视频报道>医者精术,解便秘顽疾,引患者千里寻医,慕名而至;医病医心,做患者的贴心人,他用心理疗法重拾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厚德载医,济世慈心,赵站周心怀温暖与慈爱,一次次让患者扬起希望的风帆。
<详见视频报道>郭珈宜,主任中医师,河南省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合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遗“平乐郭氏正骨法”代表性传承人,平乐郭氏正骨第八代传承人,全国中医学术流派——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负责人,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指导老师。
2023年10月1日,河南悬壶中医教育李警超老师,拜访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尚飞老中医。尚飞 李警超走进尚飞老师祖传中医馆,正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的“春和堂”,兹聘请尚飞为我校“中医师承特聘专家”及“中医临床实践教学客座教授”、“中医师承/临床实践教学技能专家”。
“我们将在熟读中医经典的基础上,认真领会老师的学术思想和独特诊疗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诊疗水平,运用中医药技术更好地服务基层人民群众的健康。”4月21日,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暨拜师仪式上,新拜师的中医弟子代表满怀深情地说。
向热爱中医的“洋徒弟”传授把脉和针灸方法,在碰撞交流中让中医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近日,《中国人大》记者实地采访宋兆普,深入了解他用精湛医术守护百姓生命健康的感人事迹,听他讲述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用心感受他竭尽全力为中医药文化传承鼓与呼的代表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