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马邦杰)“12岁退役”现象,是百端待举的中国足球不得不痛苦面对、却又倍感无力的一个问题。10月底在青岛举行的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锦标赛重点城市组(简称“重点城市组赛事”)U13比赛期间,赛事官员、教练、家长热议这一话题,急切寻求答案。
“那些10岁、11岁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踢得都好,但到了12岁,一半孩子消失了;到了13岁不会踢了,原来那些会踢球的孩子都走了。”近日,中国足球的“12岁退役”现象引发关注。据新华社报道,一位来自北京的比赛监督表示,最近几年他在北京“百队杯”比赛中关注的一支少年队的变化,令他痛惜。
一边学习,一边踢球,两手准备让足球小将更为从容。杭州市建德市寿昌第二小学是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每年暑假开展足球夏令营活动,对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为期20天的强化训练。图/杭州发布文 | 沙元森据媒体报道,“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工作动员部署会日前在杭州召开。
“最难的事就是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学业和运动的平衡工作。”谈起足球青训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点,上海吉祥足球运动俱乐部创始人孙吉如此说道,“我儿子也在俱乐部里练球,作为父亲和青训教练,我对此都有深刻体会。大到人生方向的规划,小到每天的安排,我们都会面对关于如何选择学习和足球的挑战。
随着一声哨响,传球、过人、射门、欢呼……12月8日,冬日暖阳下,一群八九岁的孩子奔跑在济南市历城区凤鸣学校操场上,2024“泉城杯”济南市校园足球赛小学男子乙组比赛正在这里进行。苏籽衡是历下区崇璟小学校足球队的主力,9岁的他已有3年球龄。
“畅通青少年足球人才的成长通道,打造专业化青训环境,着力破解‘12岁退役’现象,营造青少年愿意踢球、能够踢球、快乐踢球的环境”,杭州市日前召开“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工作动员部署会,党政主官均出席,浙江省委副书记、杭州市委书记刘捷要求以“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和韧劲做好“难而正确
两会·建议谈到足球和篮球,发展青训都是业界必讲的一个话题。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女足原主教练水庆霞在发言中多次就此建言。一直以来,足球领域都有“12岁退役”的说法:一名刚展露天赋的小球员,很大概率在学业压力下就此离开绿茵场。
如何破解足球少年“12岁退役”问题?如何在青少年足球领域深化体教融合?日前,体育总局等12部门印发《中国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加快构建青少年足球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划重点。
(一)国足0比7惨败日本——昨夜至今,叹息、痛骂,压抑、无语,心塞、迷茫,球迷心头五味杂陈。而比国足全场一脚射门更令人憋闷的是,本被视为国足出线直接竞争对手的巴林和印度尼西亚都拿了分——巴林爆冷赢了澳大利亚,印尼逼平了沙特。
新华社兰州8月8日电 题:一项跨省区足球赛折射出青少年足球发展三大信号新华社记者张睿、王俊杰、任延昕夏末秋初,一场别开生面的跨省区青少年足球赛在兰州黄河之滨打响。首届“黄河母亲杯”沿黄河九省(区)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共吸引了12个省(区、市)的24支青少年足球队伍参赛。
认清差距,低头看路,俯身深耕“低显示度”的青训,才能期许未来的高光没有奇迹,还是输了。11月19日晚,世预赛亚洲区第三阶段C组第6轮,中国男足坐镇主场厦门白鹭体育场对阵日本队。最终,中国队1比3不敌日本队。
所有持中国身份证的球员,均可在自荐系统注册,并进行展示、自荐,以进入中国足协视野。对于该系统,中国足协官方介绍称是创新足球人才选拔机制的重要举措,旨在畅通足球人才选拔通道,拓宽足球人才选拔渠道,不拘一格降人才,有效防止群众身边的足球选材腐败现象,从而更好地满足我国足球人才发展需求。
足球运动在中国很受关注,发展和振兴足球也是我们国家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一名足球运动从业者,我想对中国足球,尤其是女足运动的发展说些感受和建议。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题:中国“球爹”在科隆新华社记者王镜宇邱先生在武汉出生,中学时在武汉的一所足球传统学校就读,喜欢踢球。大学毕业之后,他前往德国科隆工作、定居,现在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是送儿子小邱去踢球。
今年孩子小学毕业了,从二年级开始参加校园足球。想着孩子多个爱好,强身健体,还能结识一帮小朋友。入队踢的是后卫,经过观察,教练建议练习守门员,专职守门员教练一对二,非常认真负责。开始是一板一眼,因认真,吃苦,敢拼,优势凸显,尤其在赛场上,状态兴奋,稳定,常常有超长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