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于当前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产业链协同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长三角产业经济所面临的新环境、重点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基本模式、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产业链价值流动等角度剖析了当前长三角产业链协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优化长三角城市间产业分工以及协作共赢的政策建议。
第六届中国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大会于日前在杭州举办,会议期间,优然牧业技术总监王典接受了新华网专访。王典介绍,奶源是乳制品生产的第一车间,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大型牧场,则在优质原料奶生产中具备产业链资源优势。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在企业内部协同完成后,数字化转型的下一步应着眼于哪一层面?12月28日,钉钉在杭州正式发布7.0版本,并推出面向企业间协同的产品。钉钉总裁叶军现场表示,中国企业的数字化正在进入第三个阶段,即以企业间的数字化协同,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大协同。
天津2024年GDP同比增长5.1%,显示出经济运行的积极态势和转型的初步成效。其中,产业链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升级与协同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重点产业链的强链补链效应显著 天津围绕12条重点产业链,以“强链补链延链扩链”为抓手,持续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谈及专精特新企业,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将其形象地比喻为“小池塘里面的大青蛙”。“虽然自身规模不大,但在同产业中占比较大,在一个国家甚至世界范围内都有明显竞争优势。”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代表,已成为数据资源畅通循环的关键支撑,引领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5G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我们持续推进5G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国5G应用创新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说。
来源:【宁夏日报】在铸造行业,提起3D打印,就不能不提共享装备。9月3日,记者走进共享装备数字化车间采访,这里一改传统铸造车间“傻大黑粗”的形象,宽敞、整洁、安静,打造出“无沙箱、无模具、无吊车、无重体力活动、无粉尘排放、无温差(空调环境作业)”的绿色智能制造模式。
来源:【人民日报】位于江苏盐城盐南高新区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的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里,若干个500千瓦/5千伏直流变换模块正在江苏晶焱实验室里被组装起来,准备装入风电机组进行测试,只见工程师们像搭积木一样,累叠、布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王一波研究员团队原创性提出可再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程浩 东莞报道“六小龙为何诞生在杭州?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市场化程度居全国前列,市场需求能驱动创新。”日前,东莞市工业母机与模具创新联合体在东莞厚街镇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谭建荣在现场表示。
川观新闻记者 兰珍/文 黄潇/图3月14日,川观新闻记者在中科奥格采访。当潘登科讲述“创业故事”时,这位50多岁的汉子,竟然当场泪洒。他说:“如果可以重来,我绝不创这个业。”这让年轻的我们一下有些手足无措。但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深深理解到他的这份不易和执着。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4年我国首次将“发展新型储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是构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与传统储能技术抽水蓄能相比,新型储能具有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响应速度快、应用场景广等优势。
“目前,纵向历史比、横向国家比,我国奶类生产、加工、消费数量都已跨入世界大国行列,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产业地位进一步提高。”7月19日,2023中国奶业发展战略高层论坛在重庆召开,全国20强奶企悉数到场,中国奶业协会发表上述观点。这其中,2022年全国奶类产量达到4026.
人民网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杜燕飞)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氢能在交通、工业、建筑和发电等领域应用广泛。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能建氢能产业发展大会上,与会嘉宾表示,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涵盖氢能制、储、输、用及装备制造全产业链的氢能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