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大湾,“海底长城”合龙,“深中牵手”成功,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之一,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深中通道实现了中山与深圳的直通,为中山带来了机遇、发展和挑战。在深中通道建设之初,农行中山分行即发挥大行优势,为这一超级工程及其建设者提供资金结算、建筑工人代发工资等金融服务。
中山农行客户经理入厂进企,了解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和需求。工会爱心驿站农行中山东区支行站日前,在中山市总工会通报结果中,工会爱心驿站农行中山东区支行站获评“2023年省级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和“2023年市级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三星级)”。
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探索绿色金融服务新模式,助推地方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近日,中国农业银行中山横栏支行举行乔迁暨首家绿碳网点开业庆典,这是全省农行系统首家碳中和网点、全省银行业首家绿碳网点。
天堑变通途,横跨珠江口,深中通道将深圳与中山之间的通行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内,“深中同城”触手可及。“超级工程”的背后,少不了金融支持。在深中通道建设期间,农业银行中山分行(以下简称“中山农行”)是深中通道项目在中山地区主要合作银行之一。
农行中山分行客户经理走访小微企业了解企业需求。中山以工业立市,坚持制造业当家,从农业经济跨越到工业经济,工业门类齐全,拥有3个千亿级、7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积累了扎实的制造业基础。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发展新阶段,金融是推动制造业上“新”的重要“引擎”。
中山市的三角镇是远近闻名的“生鱼之乡”,经过近40年的发展,形成了汇集杂交生鱼苗种—成鱼养殖—流通及加工于一体、年产值超过17亿元的闭合产业链,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一镇一业”专业镇,生鱼养殖业早已成为三角镇名副其实的农业支柱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
春潮涌动,新春高质量发展的“战鼓”擂响后,发展的动能也在蓄势“冲刺”。中山提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坚定不移打好低效工业园改造攻坚战。切实扛起金融主力军的责任担当,农行中山分行点燃“金融引擎”,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过去的一年,中国农业银行中山分行(下称“农行中山分行”)坚定不移服务乡村振兴和实体经济,紧跟中山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重大部署,全力以赴、奋勇拼搏,在有力支持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自身规模、质量、效益、口碑全方位提升。
“在中山,农行最早支持工改、到目前为止发放的工改贷金额最多。我很有幸参与了这个过程。”这场比赛在市工改指挥部、市银保监分局、市金融工作局及人民银行指导下举行,25家机构报名参加,共有5名选手进入决赛,选手们依次上台,从多角度讲解了各行工改产品的特色和成功案例,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各1名,优秀奖2名。
近日,一位来自津巴布韦的国际友人拿着银行卡和护照走进农行中山开发区张家边支行营业厅,求助心切加上中文不够流利,使其一脸窘迫。“Hello,what can I do for you?”网点大堂客服经理黄春萍一声热情友好的询问让客户眉头瞬间舒展,当即用英语讲述自己的诉求。
近年来,农行中山分行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结合社会关注热点与区域特色,在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普惠民生等方面着手,持续为当地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在坚守“金融为民”的底色上书写出“人民金融”新篇章。
3月29日,客户黄先生专程来到农行中山坦背支行,将一面写有“反诈先锋、为民挽损、防诈能手、为你点赞”的锦旗送到网点工作人员的手中,高度赞扬网点内勤行长吴锦棠“火眼金睛”协助其堵截电信诈骗,挽回资金损失的行为,并对网点专业优质的服务给予高度评价。
作为广东省最早提出“共性工厂”理念的城市,中山“共性工厂”实践萌芽于“小散乱污”的整治,在环保实践中得到启发和逐步完善。如今,在全市上下同心破解土地瓶颈、大力加快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的背景下,“共性产业园”模式将为中山土地集约利用、产业融合升级、实现减污降碳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