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王小波去世的前一年。华夏出版社的赵主任自作主张地发表了王小波写的《黄金时代》,为了能够出版,赵主任还被领导骂了很多次,但是出版的结局并不太好,冒死出版的《黄金时代》不被人看好,压根卖不出去。赵主任和王小波两个人推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地去小书摊,图书市场去谈价格。
身为当代“顶级大作家”,王小波生前寂寂无名小人物,是死后还暴得大名的。这一点“意外”奖赏,和诗人海子如出一辙。王小波这位“独行侠”,在心脏病突发,深夜独孤去世前,就有“文坛外高手”的称号,据说是一种贬损和讥讽。他与主流文坛也有各种恩恩怨怨,八卦不少。
王小波是谁?王小波是《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畅销书籍的作者。去世于1997年,年仅45岁,被发现时,他的桌上放着一本未完成的作品《黑铁时代》……王小波其实离开我们很久了。但是,却让很多读者难以遗忘。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晶图/主办方提供近日,“如果我会发光——《王小波传》读者见面会 ”在上海思南文学之家举办,《王小波传》作者、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房伟与复旦大学教授王宏图、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项静,和现场读者共同分享关于传记写作、“王小波神话”等话题。
“一想起你,我的丑脸就泛起微笑”这是王小波,在给李银河写情书时,写下的一句话,由于语句的朴实有趣,公开后就被广泛流传。同时,在大众熟知的情诗中,要数王小波的最多,也被传播的最广泛。在包容开放的今天,王小波的文学作品,被人人追捧,大众才刚刚明白王小波是一个多么有才气的作家。
这个夏天,你可能与一本书不期而遇,这本书的名字,叫《王小波传》,新近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传记作者房伟显然是个热爱王小波的人,他为寻找一丁点关于王小波的蛛丝马迹,可谓是“上穷碧落下黄泉”,穷尽了一切可以穷尽的人,去了一切可能去的地方。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严粒粒01 “愿意阅读文学的青年,有几个没爱上过王小波”不羁的王小波,图源网络 第一次认识王小波,是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政治老师刚从大学毕业,年轻、血气方刚,还是个“段子手”。他完全颠覆了从前认知里,由教导主任兼职的政治老师形象。
著名作家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一书中,有一篇关于工作与人生的散文。在文中,王小波称,工作是人一生的主题。“人从工作中可以得到乐趣”,是因为这种乐趣有巨大的好处。对他自己而言,这种好处就是“做我想做的事(这件事对我来说,就是写小说),并且把它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