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家住吉首的75岁视障残疾老人张贤胜,又和平时一样独自从麻阳乘坐7266次慢火车返回吉首。恰值周末,又赶上沿线乡镇集日,麻阳站挑担上车和赶集旅客较多,老人被拥挤的人群阻挡,一时难以上车,列车员曹金伦见状,连忙将他搀扶上了8号车厢。由于张贤胜经常乘车,乘务员对他很熟悉。
极目新闻记者 肖颢通讯员 章紫琴11月3日,从广州白云到武汉站的G1107次列车开车后不久,列车员郭宇嘉发现一位男乘客在车厢内戴着黑色墨镜拿着细细的长棍站在风挡处,便贴心地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得知他是一位60多岁的盲人,一个人独自乘车去往韶关。
“自从没了俺老母亲,曲胡我再没拉过,弦子也断了。”73岁盲人吴占国独居深山,他自幼双眼失明,终身未娶。60多年前,他曾经上了一个盲人学校,学会了拉曲胡,一把曲胡拉尽一生心酸,2008年,吴大爷的慈母离世后家中只剩他一个人生活。“母亲生前喜欢听我拉曲胡。
在我们印象中,除了这两项职业,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工作适合于盲人了。不过,有一位盲人,刷新了我的认知,因为他会制作桌子、椅子、柜子,甚至更复杂的木制品,甚至他还成为了一名远近闻名、受人尊敬、技术精湛的木匠。
红星新闻记者|李毅达 实习生|江天玥编辑|张莉 责编|李彬彬在沈阳市北郊,有一座“看不见”的养老院。它紧挨着公路,车辆往来间,乳白色的楼体很是显眼。透过栅栏往里看,在阳光的照射下,戴着墨镜、拿着盲杖的人们或是相互挽着胳膊,或是排成一列,沿着围墙一圈一圈地走着。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一位80岁的盲人能给客人拿水喝。在所有残疾人中,盲人是最需要照顾的,80岁盲人老太太陈素真在享受党和政府及社会的关爱、开心幸福生活的同时,还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善举回报社会,让其他有困难的人也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家是什么?是幸福、是温暖、是安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在彭浦新村街道,孤老、重病、残疾等特殊困难老人群体的居家生活状况,一直都是社区服务工作关注的重点。“衣食住行中有哪些不方便?”“家庭居住环境藏着哪些安全隐患?
黄老伯5岁失明,17岁父亲去世,20岁母亲去世,之后就一个人过起了漫长的独居生活。快过年了,人家都高高兴兴地在家过年了,只有黄老伯一个人孤苦伶仃在住在那个下雨天都会漏雨的破旧的老房子里,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怜的人。
在辽宁省沈阳市,有一家特别的养老院,专门接收视力障碍的老人。这里的老人,部分来自沈阳本地,另一部分则来自全国各地。为何这些视障老人选择远离家乡,来到沈阳安享晚年?戳视频,走进我国第一家盲人养老院,倾听他们背后的故事。这家养老院目前有107位盲人老人,其中90%是全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