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日凌晨开始,两个空间站会在太空反复的相遇,直到他们最近距离达到100公里以内。从地图上来看,它们这一次会在新西兰东边的南太平洋相遇,下一次相遇会在西班牙,也就意味着,在相遇的位置对应在地球上的人们,如果正好处于傍晚清晨,他们用肉眼就可以同时看到两个空间站过境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要知道,国际空间站的长度只有73米,宽度109米,加压舱、桁架、太阳翼和散热板加起来,差不多是8000个平方,大致相当于2个足球场,总面积也不算小了,天气和角度好的时候,甚至可以在地面上用肉眼看见到它,但能拍到1.7至1.8米的宇航员,以及长度17米的加拿大臂2号太空机械臂,望远镜的分辨率惊人。
前段时间,停靠在国际空间站的联盟号飞船出现外壳破损,冷却剂泄漏,经过检查发现飞船上出现一个0.8毫米的致命小孔,泄漏了44升的冷却剂,或导致联盟飞船无法将3名宇航员安全送回家,俄罗斯考虑发射新飞船进行“太空救援”。
参考消息网4月3日报道据法新社近日报道,25年前建成的国际空间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在轨结构,是国际合作的典范,尤其是俄罗斯人和美国人之间的合作典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希望这一太空冒险设施的使用寿命持续到2030年,但俄罗斯人在2022年7月宣布,打算在2024年后撤出。
半个月前,中国刚刚成功完成了一次“太空交接”。3名航天员乘神舟十八号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与已经在空间站“出差”半年的3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会合,随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返回地面。在太空,两个乘组完成了一个极有仪式感、极富象征意义的环节:移交空间站钥匙。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热情持续高涨,而微重力环境作为其中的关键研究领域,吸引着众多科学家的目光。当我们憧憬着太空生活时,常常误以为那是一个完全失重的世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太空实际上处于微重力状态,重力的作用并非彻底消失,只是其影响大幅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