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古色古香”“纷至沓来”“了如指掌”等常用成语,竟然让不少刚刚走出今年春考英语考场的高三学生抱怨“看不懂”“译不出”。究竟是命题难了,还是现在的高中生母语素养存在缺憾?近几天,这样的话题在校园内外引起热议。春考里的几道被考生吐槽的中译英题,均涉及成语的翻译问题。
国际母语日国际母语日(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是1999年11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般性大会宣布:从2000年起,国际母语日设定在每年的2月21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多语种化。
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般性大会宣布:从2000年起,国际母语日设定在每年的2月21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多语种化。2024年2月21日是第25个国际母语日。在全球范围内,40%人口没有机会以他们日常所讲或理解的语言接受教育。
语言是传统知识和文化遗产的载体对身份认同、交流、社会融合以及教育和发展具有复杂的影响对人类和地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多语言和多文化社会的繁荣离不开对语言的保护然而由于全球化进程随着越来越多的语言消失语言多样性面临越来越大的威胁目前全球有40%的人口无法用母语接受教育某些地区的比例甚
《走向深度阅读: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9讲》 岳乃红 著 江西教育出版社读了岳乃红的新作——《走向深度阅读: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9讲》,我有一种羞愧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整本书阅读”,我并未十分关注,更无研究,总以为,整本书阅读是自然而然的事,没有必要去深究。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作者:成尚荣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来源:中国教育报读了岳乃红的新作——《走向深度阅读: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9讲》,我有一种羞愧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整本书阅读”,我并未十分关注,更无研究,总以为,整本书阅读是自然而然的事,没有必要去深究。
3月21日是世界诗歌日,全国各地很多学校都开展了相关活动,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对现代诗歌日益关注,似乎童诗教学变得“热”起来了。这是一件好事,当大家都开始注重儿童的诗歌教育,试图用更好的语言去启发学生,这正是创造的开始。“诗歌语言就是在不断地擦亮母语,让它重新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