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前不久,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中小学生足球联赛的赛场上,侯家中学初一(1)班学生马凯如担纲前锋,奔跑、运球、过人、射门,拼劲十足。该校体育教师于洪洲自豪地说:“比赛中,有的孩子手都摔破了,但依然非常顽强,锲而不舍。”虽然比赛成绩不太理想,但马凯如却收获满满。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无忧无虑地成长,所谓的无忧无虑,不仅仅是物质上,更是心理上的。培养出心理阳光的孩子,比成绩更加重要。那么怎么培养一个心理阳光、充满正能量的孩子呢?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家庭氛围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最深。以下七个实用的培养建议,送给有需要的父母。
9月2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表示:“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每天保证一节体育课,另外课后再锻炼一个小时,保证每天两个小时,全面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孩子们的生长发育也进入了“拔节期”。中医认为,“春气通于肝”,而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这意味着在春季,孩子们更容易出现脾胃系统疾病及心理问题,如积食、烦躁、过敏、抽动症、多动症等。春节过后,孩子们在起居饮食方面可能有所放纵,导致身体机能失衡。
如何养出一个阳光、自信、心理健康的女孩?父母要从这个三个方面努力。作者 | 夏天两年前,14岁的女儿突然确诊抑郁症。我完全不敢相信,看起来懂事又善良的她,怎么可能得抑郁症?为了搞清楚真相,我加入了一个“抑郁症互助群”。不可思议的是,这个群里,大多数都是90后,00后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