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14日讯 11月11日,徐州市琴书研究会召开理事会议,正式启动《徐州琴书》编纂工作。据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琴书名家魏云彩介绍,徐州琴书作为江苏省三大曲种之一、徐州地方主要曲种,曾经几度辉煌,在苏鲁豫皖及全国都有较大影响。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各地、各个艺术领域都涌现出以庆祝建党百年为题旨的数量庞大的艺术作品,以各不相同、自有特色、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切入视角全面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魏云彩今年75岁的魏云彩从艺60余年,他说:“作为曲艺人,就算是宅在家里,也要为这次抗击疫情做点什么。我们师徒想用徐州琴书这种徐州人喜爱的曲艺形式来礼赞英雄,传递正能量,向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的所有工作人员致敬!”徐妮娜徐妮娜是魏云彩从利国“挖”出的新秀。面对突来的疫情,师徒二人紧
徐州琴书由丝弦、扬琴发展而来因其曲调丰富、通俗易懂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朱帮侠非遗项目——徐州琴书的创始人她提取民间各派唱法将当年田头地边唱扬琴的群众文化娱乐项目推进剧场登上了正式舞台朱帮侠出身于徐州新沂的梨园世家她7岁师从父亲10岁登台随后与弟弟一起同台演出备受瞩目1955年,朱帮
源于明清小曲,上世纪50年代,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曾经沦为乞讨工具的邳州琴书,不仅获得了新生,琴书艺人大量涌现,他们活跃在城镇乡村,而且随着邳县扬琴剧团的成立,正式走进县城,走进了县城剧场,正式走上了城市大舞台。
鲁网菏泽12月21日讯(记者李朋通讯员荆俊杰)荆思重,今年70多岁,为菏泽市牡丹区王浩屯镇荆集村老艺人——山东琴书21代传人,18岁拜张学冉为师,为21代“智”字辈弟子。(张学冉,原菏泽县文化馆山东琴书著名演员,已故。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婷 邵陈颖12月19日下午,由《中国美术报》社、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大学共同主办的“时代·人民——2024中国美术报艺术季”子项目之一“琴书和鸣——中国书法与古琴艺术展演”在南通现代美术馆盛大开幕。
有戏剧,就要有戏剧演出场所。据周贻白先生于1936年出版的《中国剧场史》介绍,中国最早的演剧场所,可以追溯到汉代的“平乐馆”,亦作“平乐观”,即观赏百戏之处。在一空旷之地搭建一个土台子,台上百戏演出,台下有官家或百姓观看。当时的百戏指杂技、杂耍,或演舞蹈,尚未有戏剧产生。